平生首肯处
出自宋朝王之道的《赠六安文殊亮老》- 我从东蓼来,水竹遂幽讨。
崎岖至於六,获见文殊老。
文殊方外友,僧门素称宝。
平生首肯处,可嗣布禅皓。
寤寐思棒喝,邂逅得倾倒。
何妨萃高人,坐上褒吾葆。
会胜索枝撑,得师恨不早。
勉为云山留,未可止中道。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述了诗人前往东蓼山,寻找名为文殊老的高僧,向其求教禅宗心法和修行方法的经历。在艰辛的旅途中,诗人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到达了东蓼山,并得见了文殊老。文殊老是一位享有声望的僧人,他的智慧和教诲被称为宝藏。诗人在文殊老的指导下,领悟到了禅宗的精髓,深受启迪和感动。最后,诗人决定留在山上,继续跟随文殊老的教导修行,不断努力探索真理,直到达到彻底解脱的境地。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追求和对高人教诲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 背诵
-
赠六安文殊亮老注释
【方外友】尘世的朋友。多指僧、道、隐者。《新唐书·隐逸传·田游岩》:“﹝游巖﹞蚕衣耕食,不交当世,惟与韩法昭、宋之问为方外友。”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十:“赵悦道休官归三衢,作高斋而居,禪诵精严,如老烂头陀。与钟山佛慧禪师为方外友。”汉…展开【方外友】尘世的朋友。多指僧、道、隐者。《新唐书·隐逸传·田游岩》:“﹝游巖﹞蚕衣耕食,不交当世,惟与韩法昭、宋之问为方外友。”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十:“赵悦道休官归三衢,作高斋而居,禪诵精严,如老烂头陀。与钟山佛慧禪师为方外友。”汉折叠赠六安文殊亮老诗意赏析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3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