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淮方水运
出自宋朝王之道的《次韵子厚弟喜雨行赠赵守端质》- 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岁旱风尘昏。
十年废放卧岩壑,名虽八品身黎元。
恒暘乞雨雨乞霁,雨转为淫暘转炽。
不知此理果何如,每讶天心异人意。
去年避地还家园,蒿莱满目高侵天。
秋阳肆虐冬益甚,涉春陂泽皆平川。
迩来焦槁遍区宇,黄金剌液胶流弩。
赵侯日为疲瘵忧,应怪鲁书三不雨。
天人大抵常相资,顾我碌碌伤无奇。
鬻浆苦凉屠苦热,敢望屏翳从招麾。
圣主东巡群后觐,万里江淮方水运。
折冲御侮赖亲贤,何独为霖福斯郡。
精诚昭格吾谁欺,顷间祷雨人所知。
忽然檐溜泻河汉,数声霹雳轰相随。
公堂六月清无暑,旋矶龙团试分乳。
官曹相贺复何言,且戒农夫筑场圃。
小人托庇安村墟,获同野老歌而呼。
愿公玉带县金鱼,奉报得雨禾生稃。
霏霏不厌沾衣裾,稍晴欲自躬犁锄。
斯民食足吾其俱,何妨把酒仍观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对于旱灾的感叹和祈求,他对于炎热的夏季十分畏惧,但今年却又遇到了长时间的干旱和风沙,导致一切都变得昏暗。他自己也因此十年来都失去了官职,过着废弃放荡的日子,虽然名望不高,但依然属于社会下层。 作者向日常所见到的阳光和蓝天祈求雨水,可是却反而带来了更加炎热的气候。作者感到困惑,认为这样的情况说明天道变幻莫测,难以理解,常常怀疑人们的思想是否与天心相悖。去年他回到故乡,却看到一片荒芜和干涸的景象,而今年又遭遇更加严重的旱灾,秋阳肆虐,冬天更是干旱无比,春天也只能看到平坦的湖泊和河流。 现在,整个区域都已经干枯了,黄金、剌液和胶流等贵重物品都已经不值钱了。赵侯也因为这场旱灾而担忧,觉得自己身体虚弱。需要指责的是,鲁书三年来一直没下雨,也让人们为此感到不安。 虽然作者认为天和人之间的关系难以理解,但他还是抱有信心,希望上天能够施以恩泽。在这种情况下,当皇帝东巡时,万里江淮方水运,折冲御侮得到了亲贤的支持,最终雨水降临了。作者对此表示欣慰,他相信这场雨水是由于众人的精诚祷告所促成的。 雨水降临后,公堂六月清爽无暑,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景象,如旋矶龙团试分乳。由于收获丰收,官府、农民和小民都非常高兴,有些人甚至开始唱歌。 最后,作者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政府能够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人民的生计和幸福。
- 背诵
-
次韵子厚弟喜雨行赠赵守端质注释
【折冲御侮】语本《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衝曰御侮。”后用以谓抗击敌人。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参赞大臣,徒取充位如此,有如敌骑长驱,尚能折衝御侮耶?”…展开【折冲御侮】语本《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衝曰御侮。”后用以谓抗击敌人。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参赞大臣,徒取充位如此,有如敌骑长驱,尚能折衝御侮耶?”折叠次韵子厚弟喜雨行赠赵守端质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对于旱灾的感叹和祈求,他对于炎热的夏季十分畏惧,但今年却又遇到了长时间的干旱和风沙,导致一切都变得昏暗。…展开这首诗是描述作者对于旱灾的感叹和祈求,他对于炎热的夏季十分畏惧,但今年却又遇到了长时间的干旱和风沙,导致一切都变得昏暗。他自己也因此十年来都失去了官职,过着废弃放荡的日子,虽然名望不高,但依然属于社会下层。 作者向日常所见到的阳光和蓝天祈求雨水,可是却反而带来了更加炎热的气候。作者感到困惑,认为这样的情况说明天道变幻莫测,难以理解,常常怀疑人们的思想是否与天心相悖。去年他回到故乡,却看到一片荒芜和干涸的景象,而今年又遭遇更加严重的旱灾,秋阳肆虐,冬天更是干旱无比,春天也只能看到平坦的湖泊和河流。 现在,整个区域都已经干枯了,黄金、剌液和胶流等贵重物品都已经不值钱了。赵侯也因为这场旱灾而担忧,觉得自己身体虚弱。需要指责的是,鲁书三年来一直没下雨,也让人们为此感到不安。 虽然作者认为天和人之间的关系难以理解,但他还是抱有信心,希望上天能够施以恩泽。在这种情况下,当皇帝东巡时,万里江淮方水运,折冲御侮得到了亲贤的支持,最终雨水降临了。作者对此表示欣慰,他相信这场雨水是由于众人的精诚祷告所促成的。 雨水降临后,公堂六月清爽无暑,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景象,如旋矶龙团试分乳。由于收获丰收,官府、农民和小民都非常高兴,有些人甚至开始唱歌。 最后,作者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政府能够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人民的生计和幸福。折叠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2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