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将诸祖同

出自宋朝王云的《赠大仰齐禅师
大仰古名刹,师居二纪中。
本无一法说,须信万缘空。
体与大虚合,心将诸祖同
唐来三百栽,不附释迦风。
赠大仰齐禅师拼音解读
yǎng míng shā
shī èr zhōng
běn shuō
xìn wàn yuán kōng
xīn jiāng zhū tóng
táng lái sān bǎi zāi
shì jiā f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佛教的修行境界和历史传承的。具体解释如下: 大仰古名刹,师居二纪中:仰慕著名的古代佛寺,诗人的师父是在佛教历史上第二纪(公元4年至6年)的时期修行的。 本无一法说,须信万缘空:指出佛教讲究的是“空”,即“空性”、“空相”、“空观念”。佛法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对万物真实的认知,因此必须相信万物都是空的。 体与大虚合,心将诸祖同:体验到自己的身体与“大虚”(即空性)合一,心灵能够与佛教的祖先(即先贤宗师)感同身受。 唐来三百栽,不附释迦风:唐朝兴起了很多佛教寺庙,并在其中种植了3多种植物,但这些植物并非所有都来自释迦牟尼(即佛陀),而有其他源头。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赠大仰齐禅师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佛教的修行境界和历史传承的。具体解释如下: 大仰古名刹,师居二纪中:仰慕著名的古代佛寺,诗人的师父是在佛教…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佛教的修行境界和历史传承的。具体解释如下: 大仰古名刹,师居二纪中:仰慕著名的古代佛寺,诗人的师父是在佛教历史上第二纪(公元400年至600年)的时期修行的。 本无一法说,须信万缘空:指出佛教讲究的是“空”,即“空性”、“空相”、“空观念”。佛法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对万物真实的认知,因此必须相信万物都是空的。 体与大虚合,心将诸祖同:体验到自己的身体与“大虚”(即空性)合一,心灵能够与佛教的祖先(即先贤宗师)感同身受。 唐来三百栽,不附释迦风:唐朝兴起了很多佛教寺庙,并在其中种植了300多种植物,但这些植物并非所有都来自释迦牟尼(即佛陀),而有其他源头。折叠

作者介绍

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255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