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於随世就功名
出自宋朝魏了翁的《题东瓯王友直尚友堂》- 土恨生世晚,不为三代民。
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
岂惟三代时,尧舜万古师。
犹云若稽古,不知古为谁。
气数有诎信,义理无终穷。
虽居尧舜地,常有一篑功。
嗟哉秦汉后,去圣益以久纵有间代英,仅为时儒首。
况於随世就功名,甚者谐俗攫宠荣。
此於圣门直蛙蠛,已谓斯世无与朋。
多知正多亦有趋异端。
若言气合即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探讨了一个人对于时代与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出生在晚世的遗憾,认为自己无法成为拯救百姓的伟大领袖。他还质疑了当时古代经典思想所受到的尊重,认为即使是像伊尹、傅说等圣贤也曾经一度被视为异端。同时,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而不是盲从古代先贤。作者也对于那些追求功名利禄并失去自我的人表示了惋惜和警醒。最后,作者提醒读者要审视事物的本质,不能仅仅因为与气合就认为是正确的。
- 背诵
-
题东瓯王友直尚友堂诗意赏析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2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