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忧结中肠

出自宋朝魏了翁的《送苏大著知吉州分韵得章字
平生苏太史,清姿秀球琅。
异时玉堂对,历历汉兴亡。
直作根本虑,不怀弃捐伤。
修名望蓬岛,轶轨抹扶桑。
中道忽回薄,饮马以相羊。
昔为同年友,今为同舍郎。
不肯三日别,况各天一方。
我乞汉嘉绶,君怀庐陵章。
我无百何阙,君亦千里翔。
怀贤慨时事,百忧结中肠
原言保嘉猷,不愧欧公乡。
送苏大著知吉州分韵得章字拼音解读
píng shēng tài shǐ
qīng 姿 xiù qiú láng
shí táng duì
hàn xìng wáng
zhí zuò gēn běn
huái 怀 juān shāng
xiū míng wàng péng dǎo
guǐ sāng
zhōng dào huí báo
yǐn xiàng yáng
wéi tóng nián yǒu
jīn wéi tóng shě láng
kěn sān bié
kuàng tiān fāng
hàn jiā shòu
jūn huái 怀 líng zhāng
bǎi què
jūn qiān xiáng
huái 怀 xián kǎi shí shì
bǎi yōu jié zhōng cháng
yuán yán bǎo jiā yóu
kuì ōu gōng xi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苏轼和他的朋友、同僚欧阳修之间的情谊以及他们对历史和时事的关注和思考。苏轼自称是太史,意味着他对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他和欧阳修曾经是同年友,现在成为同舍郎,他们非常珍视彼此的友情,不愿意分别。在诗中,苏轼希望自己能获得官职,而欧阳修则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被赏识。最后,苏轼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担心,希望能够保护国家的良好政治风气,并感慨自己和欧阳修都是有志于贤才事业的人。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苏大著知吉州分韵得章字注释

【同舍郎】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直不疑﹞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慙。”唐刘禹锡《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诗:“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明沉德符《野获编·神仙·神佛佑人再生》:“其父归,偕同舍郎读之,字皆若《仓頡》,不甚辨,相与惊怪。”…展开
【同舍郎】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直不疑﹞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慙。”唐刘禹锡《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诗:“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明沉德符《野获编·神仙·神佛佑人再生》:“其父归,偕同舍郎读之,字皆若《仓頡》,不甚辨,相与惊怪。”折叠

送苏大著知吉州分韵得章字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苏轼和他的朋友、同僚欧阳修之间的情谊以及他们对历史和时事的关注和思考。苏轼自称是太史,意味着他对历史有深刻的…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苏轼和他的朋友、同僚欧阳修之间的情谊以及他们对历史和时事的关注和思考。苏轼自称是太史,意味着他对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他和欧阳修曾经是同年友,现在成为同舍郎,他们非常珍视彼此的友情,不愿意分别。在诗中,苏轼希望自己能获得官职,而欧阳修则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被赏识。最后,苏轼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担心,希望能够保护国家的良好政治风气,并感慨自己和欧阳修都是有志于贤才事业的人。折叠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221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