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寻前辈用心处
出自宋朝文同的《吴李坚甫中舍》- 往年曾忆过长安,短纸书名诣门下。
君时延我坐终日,洒扫东轩留看画。
横图巨轴不知数,但见匣中时一把。
甲犹未意乙复作,门类著番开满架。
使人叹羡不能已,只恨有门归隔夜。
归来兀坐想精绝,念此荣观若为谢。
就中寒林两大幅,此物世间谁敢价。
倏然一别十五载,常向人前盛夸诧。
因君奉使临敝邑,见先问此余不暇。
君能为我再讲说,座上不容不俗话。
如君所蓄更谁有,有亦未能无笑骂。
况君累世尽清职,摹本敢来前弄诈。
君今还省正擢用,异日须求作邻舍。
峨巾曳屦日相谒,更欲重烦开几帊。
待寻前辈用心处,款由应须频假借。
每厨阅讫当便还,不敢奉欺言羽化。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回忆他曾经在长安时拜访一位友人,这位友人热情地款待了他,让他在东轩观赏画作。这些画作非常珍贵,被收纳在匣子里,但是数量众多,只有一部分展示在家中的架子上。 这位官员因为这些画作而感到非常妒羡,但也深知自己无法将它们带走,只好离开回家。他回到家中,仍然想着这些画作,认为它们是世间无价之宝。他十五年后再次见到这位友人时,仍然对这些画作津津乐道,并请求友人再次讲述它们的故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对美术品和文化遗产的向往和崇敬,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审美眼光和文化追求。
- 背诵
-
吴李坚甫中舍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回忆他曾经在长安时拜访一位友人,这位友人热情地款待了他,让他在东轩观赏画作。这些画作非常珍贵,被收纳在匣…展开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回忆他曾经在长安时拜访一位友人,这位友人热情地款待了他,让他在东轩观赏画作。这些画作非常珍贵,被收纳在匣子里,但是数量众多,只有一部分展示在家中的架子上。 这位官员因为这些画作而感到非常妒羡,但也深知自己无法将它们带走,只好离开回家。他回到家中,仍然想着这些画作,认为它们是世间无价之宝。他十五年后再次见到这位友人时,仍然对这些画作津津乐道,并请求友人再次讲述它们的故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对美术品和文化遗产的向往和崇敬,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审美眼光和文化追求。折叠 -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未到任而卒。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0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