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之为参军

出自宋朝文同的《崔觐诗
崔觐者高干,梁州城固人。
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
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
一日召奴婢,尽又田宅均。
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
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群。
约曰或过汝,所给我为陈。
有时携其妻,来至诸人门。
乃与具酒食,啸咏相欢欣。
山南郑余庆,辟之为参军
见趣使就职,漫不知吏文。
已复许谢事,但谓长者云。
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
文宗时上书,召见蒙咨询。
荐觐有高行,用可追至淳。
诏授起居郎,褒斜走蒲轮。
辞疾不肯至,高风概秋旻。
我昨过其县,裴回想芳尘。
访问诸故老,寂无祠与坟。
斯人久不竞,薄夫何由敦。
此县汉唐时,诸公扬清芬。
刻诗子坚庙,来者期不泯。
崔觐诗拼音解读
cuī jìn zhě gāo gàn
liáng zhōu chéng rén
shū qiú guān
dàn gēng jià qīn
lǎo
zuǒ yòu sūn
zhào
jìn yòu tián zhái jūn
zhī wéi
yòng lái xiàng wén
suí yǐn nán shān
鹿 qún
yuē yuē huò guò
suǒ gěi wéi chén
yǒu shí xié
lái zhì zhū rén mén
nǎi jiǔ shí
xiào yǒng xiàng huān xīn
shān nán zhèng qìng
zhī wéi cān jūn
jiàn shǐ 使 jiù zhí
màn zhī wén
xiè shì
dàn wèi zhǎng zhě yún
què wáng zhí fāng
běn jìn zhī lín
wén zōng shí shàng shū
zhào jiàn méng xún
jiàn jìn yǒu gāo háng
yòng zhuī zhì chún
zhào shòu láng
bāo xié zǒu lún
kěn zhì
gāo fēng gài qiū mín
zuó guò xiàn
péi huí xiǎng fāng chén
fǎng 访 wèn zhū lǎo
fén
rén jiǔ jìng
báo yóu dūn
xiàn hàn táng shí
zhū gōng yáng qīng fēn
shī jiān miào
lái zhě mǐ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歌讲述了崔觐的一生。他是梁州城固人,不追求官职,喜欢读书和务农。他和妻子年老无子,有一天召集奴仆将自己的田宅分给他们各自经营。随后,他隐居在南山混迹于麋鹿之间。 有时,他会带着妻子,拜访朋友们,享用美酒佳肴,高歌猛笑共度欢乐时光。郑余庆辟他为参军,但他并不熟悉文书,只能对长者说“谢谢”,然后推荐他的邻居王直方来填补空缺。 王直方当上了起居郎,但崔觐因身体原因无法前去就任,他却保持着坚强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最后,诗人回到崔觐的故乡县城,发现没有人记得这位曾经扬名立万的诗人和文化名人,这使他感到非常遗憾和惋惜。但是,他还是在子坚庙看到了崔觐的雕像,证明了他的功绩和成就仍然被人们铭记。整首诗表达了对一个不谋求权势但深爱文化和生活的人的赞颂和纪念。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崔觐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讲述了崔觐的一生。他是梁州城固人,不追求官职,喜欢读书和务农。他和妻子年老无子,有一天召集奴仆将自己的田宅分给他…展开
这首诗歌讲述了崔觐的一生。他是梁州城固人,不追求官职,喜欢读书和务农。他和妻子年老无子,有一天召集奴仆将自己的田宅分给他们各自经营。随后,他隐居在南山混迹于麋鹿之间。 有时,他会带着妻子,拜访朋友们,享用美酒佳肴,高歌猛笑共度欢乐时光。郑余庆辟他为参军,但他并不熟悉文书,只能对长者说“谢谢”,然后推荐他的邻居王直方来填补空缺。 王直方当上了起居郎,但崔觐因身体原因无法前去就任,他却保持着坚强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最后,诗人回到崔觐的故乡县城,发现没有人记得这位曾经扬名立万的诗人和文化名人,这使他感到非常遗憾和惋惜。但是,他还是在子坚庙看到了崔觐的雕像,证明了他的功绩和成就仍然被人们铭记。整首诗表达了对一个不谋求权势但深爱文化和生活的人的赞颂和纪念。折叠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未到任而卒。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9898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