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者临岐泣
出自宋朝文天祥的《新济州》- 借问新济州,徐郓兄弟国。
昔为大河南,今为大河北。
垂云阴万里,平原望不极。
百草尽枯死,黄花自秋色。
时时见桑树,青青杂阡陌。
路上无人行,烟火渺萧瑟。
车辙分纵横,过者临岐泣。
积潦流交衢,霜蹄破丛棘。
江南寒未深,铜炉兽花赤。
为知行路人,铁冷衣裳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人漂泊在陌生的地方,借问新济州,询问徐郓兄弟的国家在哪儿。过去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大河南,而现在已经到了大河北,天空中的云雾遮蔽了视线,眼前一片平原无边无际,草木凋零、黄花凋谢,只有桑树依旧青翠欲滴地随处可见,但路上却无人行走,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萧瑟的烟火之中。车辙纵横,过路者皆离愁别绪,积水涌动,霜蹄践踏着丛棘荆棘。虽然江南的寒意还未真正降临,但铜炉内的烈火已经燃起,显得格外刺眼。作为行路人,他感受到了身上冰凉的铁甲和湿漉漉的衣裳,然而他仍然要不断向前,去探索新的领域和未知的世界。
- 背诵
-
新济州注释
【行路人】亦比喻不相关的人。《文选·苏武<五言诗>之一》:“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吕延济注:“天下四海,道合即亲,谁为行路之人相疏者。”唐杜甫《丹青引》:“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展开【行路人】亦比喻不相关的人。《文选·苏武<五言诗>之一》:“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吕延济注:“天下四海,道合即亲,谁为行路之人相疏者。”唐杜甫《丹青引》:“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折叠新济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人漂泊在陌生的地方,借问新济州,询问徐郓兄弟的国家在哪儿。过去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大河南,而现在已经到了大河…展开这首诗是描述一个人漂泊在陌生的地方,借问新济州,询问徐郓兄弟的国家在哪儿。过去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大河南,而现在已经到了大河北,天空中的云雾遮蔽了视线,眼前一片平原无边无际,草木凋零、黄花凋谢,只有桑树依旧青翠欲滴地随处可见,但路上却无人行走,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萧瑟的烟火之中。车辙纵横,过路者皆离愁别绪,积水涌动,霜蹄践踏着丛棘荆棘。虽然江南的寒意还未真正降临,但铜炉内的烈火已经燃起,显得格外刺眼。作为行路人,他感受到了身上冰凉的铁甲和湿漉漉的衣裳,然而他仍然要不断向前,去探索新的领域和未知的世界。折叠 -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以字行,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授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理宗朝,历除江西提刑。咸淳六年(1270),除军器临,寻兼崇政殿说书,又兼学士院权直,忤贾似道,罢归家居。九年,除湖南提刑,差知赣州。德祐元年(1275),应诏勤王,尽出家资募兵至临安,出知平江府。是年底,签书枢密院事。二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9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