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折夜星

出自唐朝李峤的《武三思挽歌
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
短歌伤薤曲,长暮泣松扃。
事往昏朝雾,人亡折夜星
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
武三思挽歌拼音解读
xiá jīn wéi
yín gōu shí zuò míng
duǎn shāng xiè
zhǎng sōng jiōng
shì wǎng hūn cháo
rén wáng shé xīng
zhōng xián liáng
huà dān q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伤的场景,玉匣和金线被用来装饰一件物品,银钩和石头上雕刻着铭文。在这个物品前,有人唱起伤心的歌曲,表达出对已逝去之事或人的悼念。在夜幕降临之时,有人静静地哭泣。作者感叹生命如梦,过去的事情就像迷雾一样难以辨认,过去的人也就像消失的星星一样。最后,作者表示忠贤良士的离去是可惜的,他们如果能被画在图画里也是一种缅怀的方式。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流逝时光和逝去之人的感慨和悲伤。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武三思挽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伤的场景,玉匣和金线被用来装饰一件物品,银钩和石头上雕刻着铭文。在这个物品前,有人唱起伤心的歌曲,表达…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伤的场景,玉匣和金线被用来装饰一件物品,银钩和石头上雕刻着铭文。在这个物品前,有人唱起伤心的歌曲,表达出对已逝去之事或人的悼念。在夜幕降临之时,有人静静地哭泣。作者感叹生命如梦,过去的事情就像迷雾一样难以辨认,过去的人也就像消失的星星一样。最后,作者表示忠贤良士的离去是可惜的,他们如果能被画在图画里也是一种缅怀的方式。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流逝时光和逝去之人的感慨和悲伤。折叠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李峤(644~713) ,唐朝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875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