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发天光
出自宋朝吴儆的《题李休宁藏斋》- 璧玉世所珍,常以十袭藏。
虎豹亦自爱,雾雨泽其章。
璧玉镇玷缺,郊庙登琮璜。
虎豹养成文。
倏变风飞扬。
李侯知爱子,纳於道德场。
剧翳开云扃,挹洁抗同窗。
万轴架牙签,千篇垂琳琅。
灯火秋夜永,炉薰春昼长。
黄卷对圣贤,北窗卧羲皇。
欲不接耳目,心静发天光。
性宋蹈宫庭,礼教严范防。
城坚无畏敌,楫具川可航。
兹焉寄游息,鹏路观翱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珍贵的璧玉常被藏匿着,被人们视为极品。即使是虎豹也会爱惜它,并在雾雨中展示它的美丽。尽管璧玉有一些瑕疵,但它仍然受到庙宇和社会的珍视。同样地,虎豹养成了儒雅的风度。李侯欣赏这个璧玉并将其纳入道德领域,以期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效仿这种美德。他的学问高深,能理解圣贤的思想和道理。诗人想屏弃于俗世之外,专注于内心的静谧,来追求心灵的升华。同时,他注重自身修养,遵守礼教,而且英勇无畏,有着刚毅的精神。最后,他希望鸟儿能够展翅高飞,像巨鹏一样,去观察他旅途中所看到的一切。
- 背诵
-
题李休宁藏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珍贵的璧玉常被藏匿着,被人们视为极品。即使是虎豹也会爱惜它,并在雾雨中展示它的美丽。尽管璧玉有一些瑕疵,…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珍贵的璧玉常被藏匿着,被人们视为极品。即使是虎豹也会爱惜它,并在雾雨中展示它的美丽。尽管璧玉有一些瑕疵,但它仍然受到庙宇和社会的珍视。同样地,虎豹养成了儒雅的风度。李侯欣赏这个璧玉并将其纳入道德领域,以期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效仿这种美德。他的学问高深,能理解圣贤的思想和道理。诗人想屏弃于俗世之外,专注于内心的静谧,来追求心灵的升华。同时,他注重自身修养,遵守礼教,而且英勇无畏,有着刚毅的精神。最后,他希望鸟儿能够展翅高飞,像巨鹏一样,去观察他旅途中所看到的一切。折叠 -
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8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