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郡春已满
出自宋朝熊禾的《与徐同知》- 武夷山中旧学子,汗漫偶作观海游。
此观此游亦何有,炎氛瘴雨烂不收。
蓬莱绝岛固难望,何处大泽并高丘。
独闻东南倚天耸石壁,上有一轮照耀之明月,下有一道演迤之清流。
此流不求清,此月不求明。
众星冥蒙日毂远拍天,烟浪渺渺令人愁。
因思八极间,品彙岂不稠。
后皇生物至今日,茫茫大化无停辀。
群阴剥尽硕果在,新畲再闢陈根留。
我辈等是丰芑春,盛德何止数世谋。
男儿生世有不朽,百年易迈千载悠。
造物生材谅非偶,阳春有脚先南州。
八郡春已满,忍使四海赤子寒飕飕。
一时泽物亦易足,旱须霖雨川须舟。
书生却顾动遐想,愿为来世苍生忧。
斯文迓续正此时,安得古绠千寻修。
莘郊匹夫乐尧道,朝鲜逋播叙禹畴。
两生不来至今尚绵蕝房魏背汗岂但唐人羞。
礼颓乐坏二千载,欲观周道当何繇。
我闻伊洛道南后,武夷云谷今鲁邹。
孔堂金石未尽泯,淹中断简犹堪搜。
独抱遗经守迂拙,岁月兀兀春复秋。
蚊蝱负山力谩苦,精卫填海志未休。
书生迂拙公所知,此来见公亦何求。
穷通志也命当遂,天地倾缺人绸缪。
愿公借我一片五色石,要补元气混沌无疮疣。
千载在我前,万载在我后,山中事业非王侯。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在武夷山游玩的旧学子,他看到了海洋和自然美景,但却深受炎热和污染的困扰。他在远眺时发现蓬莱绝岛和大泽高丘都无法望见,唯有东南方向的悬崖上有一轮明月和清流。他沉思宇宙万物,也关注着社会变化以及自己所处的时代。 作者引用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包括传说中的蓬莱绝岛、日月星辰、禹王治水、周礼道统等,在这些符号中反映出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探索。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愿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世界,同时也意味着继承前人的智慧与贡献,为后人所铭记。
- 背诵
-
与徐同知注释
【精卫填海】代传说中的神鸟。传说炎帝之女在东海被淹死,灵魂化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事见《山海经·北山经》。后喻不畏艰难,奋斗不懈。清黄垍《短歌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为之在人,成之在天。”清许廷鑅《栖霞庵双忠祠》诗:“兴朝表忠励臣庶,精卫填海愚亦録。”参见“精卫”。【寒飕飕】不安定,害怕。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我见了这些女客,心里好不寒颼颼的。”典【阳春有脚】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遂以“阳春有脚”称誉贤明的官员。宋杨万里《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槎移使星。”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参见“有脚阳春”。【烂不收】谓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宋张耒《秋末圭宝斋前菊盛开赋得绝句》:“幽斋谁与破穷愁,蜀锦当轩烂不收。”宋张孝祥《题断堤寺》诗:“柔桑细麦緑油油,云水烘春烂不收。”金元好问《游龙山》诗:“苔花万锦石,丹碧烂不收。”…展开【精卫填海】代传说中的神鸟。传说炎帝之女在东海被淹死,灵魂化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事见《山海经·北山经》。后喻不畏艰难,奋斗不懈。清黄垍《短歌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为之在人,成之在天。”清许廷鑅《栖霞庵双忠祠》诗:“兴朝表忠励臣庶,精卫填海愚亦録。”参见“精卫”。【寒飕飕】不安定,害怕。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我见了这些女客,心里好不寒颼颼的。”典【阳春有脚】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遂以“阳春有脚”称誉贤明的官员。宋杨万里《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槎移使星。”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参见“有脚阳春”。【烂不收】谓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宋张耒《秋末圭宝斋前菊盛开赋得绝句》:“幽斋谁与破穷愁,蜀锦当轩烂不收。”宋张孝祥《题断堤寺》诗:“柔桑细麦緑油油,云水烘春烂不收。”金元好问《游龙山》诗:“苔花万锦石,丹碧烂不收。”折叠与徐同知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在武夷山游玩的旧学子,他看到了海洋和自然美景,但却深受炎热和污染的困扰。他在远眺时发现蓬莱绝岛和大泽高丘…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在武夷山游玩的旧学子,他看到了海洋和自然美景,但却深受炎热和污染的困扰。他在远眺时发现蓬莱绝岛和大泽高丘都无法望见,唯有东南方向的悬崖上有一轮明月和清流。他沉思宇宙万物,也关注着社会变化以及自己所处的时代。 作者引用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包括传说中的蓬莱绝岛、日月星辰、禹王治水、周礼道统等,在这些符号中反映出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探索。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愿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世界,同时也意味着继承前人的智慧与贡献,为后人所铭记。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6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