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遂聋瞽
出自宋朝熊禾的《闻崇安县学立碑》- 出山未逾月,辄复入山去。
平生武夷志,兹游适真遇。
诛茅倘可遂,岂但山水趣。
扶摇欣夙心,踌躇动长虑。
恭惟文公学,倡道匪虚语。
向微剖析功,斯人遂聋瞽。
斋居一原叹,此叹无人悟。
晚年制作心,门人未轻许。
真实浸泬寥,枝叶谩夸诩。
漂沦未百年,剽窃立门户。
吾党固有愆,斯道自今古。
扶偏须忠臣,邪说可无距。
同志此来游,兴言激余素。
礼乐愧河汾,兴唐竟谁予。
大隐堂前水,滔滔自东注,回薄万古心,无言对天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到武夷山游玩的心情和感受。他在未满一个月的时间里再次来到了武夷山,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实现一直追求的诛除茅草(去除不好的习惯、思想等)的心愿,而不仅仅只是享受山水之美。他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目标也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疑虑,但并不放弃追求个人理想和真实。 作者尊重文公的学说,认为其倡导的道德规范不是空洞的言语,而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领悟。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邪说的质疑和反对。最后,作者在大隐堂前看着水流匆匆而过,感慨万千,面对天柱默默无语,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无奈和哀叹。
- 背诵
-
闻崇安县学立碑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到武夷山游玩的心情和感受。他在未满一个月的时间里再次来到了武夷山,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实现一直追求的诛除茅草…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到武夷山游玩的心情和感受。他在未满一个月的时间里再次来到了武夷山,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实现一直追求的诛除茅草(去除不好的习惯、思想等)的心愿,而不仅仅只是享受山水之美。他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目标也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疑虑,但并不放弃追求个人理想和真实。 作者尊重文公的学说,认为其倡导的道德规范不是空洞的言语,而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领悟。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邪说的质疑和反对。最后,作者在大隐堂前看着水流匆匆而过,感慨万千,面对天柱默默无语,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无奈和哀叹。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6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