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拂斗牛回

出自唐朝宋之问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拼音解读
chūn líng chí huì
cāng zhàng diàn 殿 kāi
zhōu líng shí jīng
chá dòu niú huí
jiē huì quán luò
chūn chí liǔ àn cuī
xiàng míng kàn jǐng
shāo jié biàn chén huī
gǎo yǐn zhōu wén
fén hàn cái
chóu míng yuè jìn
yǒu zhū l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次盛大的聚会,这个场景发生在灵池之旁,在沧波帐殿上。人们乘船游玩,观看石鲸跃出水面,槎船掀起斗牛形状的水花,也欣赏到落花和催眠人心的柳枝。 此外,还描述了一些历史事件,如周文王和汉武帝的饮宴和演唱。最后,诗人表示,即使明月逐渐消失,自己仍然有夜珠相伴。整首诗以闲适、美好的氛围来表达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渴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次盛大的聚会,这个场景发生在灵池之旁,在沧波帐殿上。人们乘船游玩,观看石鲸跃出水面,槎船掀起斗牛形状…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次盛大的聚会,这个场景发生在灵池之旁,在沧波帐殿上。人们乘船游玩,观看石鲸跃出水面,槎船掀起斗牛形状的水花,也欣赏到落花和催眠人心的柳枝。 此外,还描述了一些历史事件,如周文王和汉武帝的饮宴和演唱。最后,诗人表示,即使明月逐渐消失,自己仍然有夜珠相伴。整首诗以闲适、美好的氛围来表达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渴望。折叠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624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