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言世上多风鉴

出自宋朝徐用亨的《嘲教授
谁把先生号冷官,令名深愧馥秋兰。
孟公岂是陈惊座,子夏元非杜小冠。
泾渭合流虽若混,云泥夐绝不相干。
寄言世上多风鉴,一笑何妨改眼看。
嘲教授拼音解读
shuí xiān shēng hào lěng guān
lìng míng shēn kuì qiū lán
mèng gōng shì chén jīng zuò
xià yuán fēi xiǎo guàn
jīng wèi liú suī ruò hún
yún xuàn jué xiàng gàn
yán shì shàng duō fēng jiàn
xiào fáng gǎi yǎn k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们对名望和地位的追求所带来的内心挣扎。 作者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几位名士,来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 第一句“谁把先生号冷官,令名深愧馥秋兰”,指的是一个曾经被尊敬的学者(先生)因为担任了不起眼的职务而失去了名望,从而感到内心的矛盾和沮丧。 第二句“孟公岂是陈惊座,子夏元非杜小冠”,通过引用孟子、子夏等知名思想家的名字,暗示着在历史上即使是很有名望的人物,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遭遇类似的命运。 第三句“泾渭合流虽若混,云泥夐绝不相干”,比喻即使两条河流合并在一起,但由于它们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 最后两句“寄言世上多风鉴,一笑何妨改眼看”,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态度:对于那些只看重名望和地位的人,应该改变自己的看法,并以一种轻松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嘲教授注释

【陈惊座】书·游侠传·陈遵》:“﹝陈遵,字孟公﹞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座云。”后用以借指名震于时的名士。宋苏轼《陈季常自岐亭见访戏作陈孟公诗》:“汝家安得客孟公,从来只识陈惊座。”清吴伟业《癸巳春日禊饮社集虎丘即事》诗之三:“众中谁识陈惊座,顾陆相看是老成。”萧蜕《东陈巢南》诗:“落落陈惊座,神交十载前。”汉…展开
【陈惊座】书·游侠传·陈遵》:“﹝陈遵,字孟公﹞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座云。”后用以借指名震于时的名士。宋苏轼《陈季常自岐亭见访戏作陈孟公诗》:“汝家安得客孟公,从来只识陈惊座。”清吴伟业《癸巳春日禊饮社集虎丘即事》诗之三:“众中谁识陈惊座,顾陆相看是老成。”萧蜕《东陈巢南》诗:“落落陈惊座,神交十载前。”汉折叠

嘲教授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们对名望和地位的追求所带来的内心挣扎。 作者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几位名士,来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 第一…展开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们对名望和地位的追求所带来的内心挣扎。 作者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几位名士,来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 第一句“谁把先生号冷官,令名深愧馥秋兰”,指的是一个曾经被尊敬的学者(先生)因为担任了不起眼的职务而失去了名望,从而感到内心的矛盾和沮丧。 第二句“孟公岂是陈惊座,子夏元非杜小冠”,通过引用孟子、子夏等知名思想家的名字,暗示着在历史上即使是很有名望的人物,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遭遇类似的命运。 第三句“泾渭合流虽若混,云泥夐绝不相干”,比喻即使两条河流合并在一起,但由于它们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 最后两句“寄言世上多风鉴,一笑何妨改眼看”,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态度:对于那些只看重名望和地位的人,应该改变自己的看法,并以一种轻松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人生。折叠

作者介绍

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5702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