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杯还泛菊

出自唐朝宋之问的《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拼音解读
lìng jiē sān qiū wǎn
zhòng yáng jiǔ huān
xiān bēi hái fàn
bǎo zhuàn qiě diào lán
yún xiāo jìn
chéng gāo zhòu kuān
jīn cháo wàn shòu 寿 yǐn
xiàng zhōng d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欢庆和祈福场景,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 第一句“令节三秋晚”,指的是重阳节在秋季之中,符合自然界的节气变化。第二句“重阳九日欢”,强调了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的欢乐气氛。 第三、四句“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描述了节日庆典上供奉的酒和食品,表达了对美食的享受和追求。 第五、六句“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则是在崇拜天地和神明的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科技和探险的渴望。 最后一句“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指的是在这样一个吉祥喜庆的节日里,应该抓住机会放松身心,欣赏音乐,享受生命的美好和快乐。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欢庆和祈福场景,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 第一句“令节三秋晚”,指的是重阳节在秋季之中,符…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欢庆和祈福场景,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 第一句“令节三秋晚”,指的是重阳节在秋季之中,符合自然界的节气变化。第二句“重阳九日欢”,强调了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的欢乐气氛。 第三、四句“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描述了节日庆典上供奉的酒和食品,表达了对美食的享受和追求。 第五、六句“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则是在崇拜天地和神明的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科技和探险的渴望。 最后一句“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指的是在这样一个吉祥喜庆的节日里,应该抓住机会放松身心,欣赏音乐,享受生命的美好和快乐。折叠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552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