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鱠忆奔江浦
出自宋朝杨朴的《秋日闲居》- 忽闻高柳噪新蝉,厌暑情怀顿豁然。
庭槛夜凉风撼竹,池塘香散水摇莲。
鲈鱼鱠忆奔江浦,焦尾琴思换蜀弦。
莫遣金樽空对月,满斟高唱混流年。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夏日的夜晚,作者听到高柳树上传来新蝉的声音,突然感到心情清爽开朗,不再厌恶闷热的天气。庭院里的竹子在凉风中摇曳,池塘里的莲花散发出香气。作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曾在江浦捕鱼垂钓的经历和弹琴思乡的情景,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最后,他劝勉自己不要让金色酒杯空对着月亮,而是应该满斟美酒,高歌一曲,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整首诗意境清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 背诵
-
秋日闲居注释
【焦尾琴】琴名。《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南史·王敬则传》:“仲雄善弹琴,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库,上敕五日一给仲雄。”亦省称“焦尾”。唐李颀《题僧房》诗:“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清顾绍敏《秋日感怀》诗:“中郎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轮。”2.泛指好琴。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夜深了也,取下我这焦尾琴来,抚一曲遣我的心闷咱。”唐李咸用《山居》诗:“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典…展开【焦尾琴】琴名。《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南史·王敬则传》:“仲雄善弹琴,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库,上敕五日一给仲雄。”亦省称“焦尾”。唐李颀《题僧房》诗:“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清顾绍敏《秋日感怀》诗:“中郎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轮。”2.泛指好琴。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夜深了也,取下我这焦尾琴来,抚一曲遣我的心闷咱。”唐李咸用《山居》诗:“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典折叠秋日闲居诗意赏析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4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