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举长算

出自唐朝张九龄的《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
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
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
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拼音解读
hàn wáng 鹿
jìn jiāng zài hóng nóng
shǔ zhǎng suàn
píng chéng gōng
hún suī xié
guī hào shí wéi xióng
lún qiān zǎi
liú míng gǎn shèng zhōng
wàn chéng huāng lǒng
lǐn shēng fēng
jiē yóu
jīn rén zhēng xiào zh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三位将领:汉朝的刘邦、晋朝的司马昭和吴国的孙权。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代,以卓越的才能和勇气,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和功绩。 第一句“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指的是汉朝的刘邦曾经在钜鹿之战中打败了项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而晋朝的司马昭则在弘农之战中击败了蜀汉的刘备,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第二句“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则是指刘备曾经征服了川西的蜀地,成为了蜀汉的开国皇帝;而孙权则在东吴时期成功平定了南方的乱局,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 第三句“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则是指司马昭和鲜于蹇的关系不好,但司马昭还是通过自己的才能和胆略,成为了当时的一方霸主。 第四句“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表达的是这三位将领的功绩和名声已经传承了千百年,被后人所铭记。 第五句“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则是指这三位将领的威望和气度如此之高,能够激起人们的敬畏和赞叹。 最后两句“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则是表达了人们对这些历史名将的崇敬和效仿,希望能够继承他们的精神和胆略,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三位将领:汉朝的刘邦、晋朝的司马昭和吴国的孙权。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代,以卓越的才能和勇气,取得了…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三位将领:汉朝的刘邦、晋朝的司马昭和吴国的孙权。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代,以卓越的才能和勇气,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和功绩。 第一句“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指的是汉朝的刘邦曾经在钜鹿之战中打败了项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而晋朝的司马昭则在弘农之战中击败了蜀汉的刘备,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第二句“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则是指刘备曾经征服了川西的蜀地,成为了蜀汉的开国皇帝;而孙权则在东吴时期成功平定了南方的乱局,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 第三句“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则是指司马昭和鲜于蹇的关系不好,但司马昭还是通过自己的才能和胆略,成为了当时的一方霸主。 第四句“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表达的是这三位将领的功绩和名声已经传承了千百年,被后人所铭记。 第五句“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则是指这三位将领的威望和气度如此之高,能够激起人们的敬畏和赞叹。 最后两句“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则是表达了人们对这些历史名将的崇敬和效仿,希望能够继承他们的精神和胆略,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折叠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707)举进士,任校书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登道侔伊吕科,升任右拾遣。后历任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中书侍郎等职。曾因张说举荐,任集贤院学士。开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翌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后加金紫光禄大夫。为相贤明,刚直不阿,敢于直谏,主张…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376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