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退生衣进熟衣
出自宋朝杨万里的《新凉感兴》- 初退生衣进熟衣,新凉只与睡相宜。
草争人迹微疏处,荷怯秋风欲动时。
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
中元节後新来懒,草册才抄第二诗。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第一句“初退生衣进熟衣,新凉只与睡相宜”,表达了已经脱去夏天轻薄衣裳,换上了秋冬季节的厚实衣服,并很享受在凉爽的气候下睡眠的感觉。 第二句“草争人迹微疏处,荷怯秋风欲动时”,表现了秋天大自然已经开始变化,草木逐渐枯黄、落叶纷飞,荷花也在寒风中畏缩不前。 第三句“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诗人感叹岁月易逝,自己也不再年轻。 最后两句“中元节后新来懒,草册才抄第二诗”,表示诗人在中元节之后比较懒散,才抄写了第二首诗篇,同时也暗示出他对自己创作的不满意和犹豫。整首诗意充满感伤和忧愁。
- 背诵
-
新凉感兴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第一句“初退生衣进熟衣,新凉只与睡相宜”,表达了已经脱去夏天轻薄衣裳,换上了秋冬…展开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第一句“初退生衣进熟衣,新凉只与睡相宜”,表达了已经脱去夏天轻薄衣裳,换上了秋冬季节的厚实衣服,并很享受在凉爽的气候下睡眠的感觉。 第二句“草争人迹微疏处,荷怯秋风欲动时”,表现了秋天大自然已经开始变化,草木逐渐枯黄、落叶纷飞,荷花也在寒风中畏缩不前。 第三句“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诗人感叹岁月易逝,自己也不再年轻。 最后两句“中元节后新来懒,草册才抄第二诗”,表示诗人在中元节之后比较懒散,才抄写了第二首诗篇,同时也暗示出他对自己创作的不满意和犹豫。整首诗意充满感伤和忧愁。折叠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3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