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声能感

出自唐朝张九龄的《听筝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
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听筝拼音解读
duān zhèng
qín zhēng
xiān zhǐ chuán xīn
fán xián yuàn qíng
yōu yáng jué
yǎn tài hái shēng
shì shēng néng gǎn
rén xīn p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在闲坐无事时,想起了秦筝并开始弹奏它,随着音乐的律动,他的情感也开始随之波动。弹奏者用手指轻柔地传递着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让琴弦发出悠扬的声音,表达出了内心纷繁复杂的情感和怨愤。虽然这种音乐只是一种声响,但是它却有着令人难以言喻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忧伤,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震撼和共鸣。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听筝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在闲坐无事时,想起了秦筝并开始弹奏它,随着音乐的律动,他的情感也开始随之波动。弹奏者用手指轻柔地传递着…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在闲坐无事时,想起了秦筝并开始弹奏它,随着音乐的律动,他的情感也开始随之波动。弹奏者用手指轻柔地传递着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让琴弦发出悠扬的声音,表达出了内心纷繁复杂的情感和怨愤。虽然这种音乐只是一种声响,但是它却有着令人难以言喻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忧伤,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震撼和共鸣。折叠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707)举进士,任校书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登道侔伊吕科,升任右拾遣。后历任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中书侍郎等职。曾因张说举荐,任集贤院学士。开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翌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后加金紫光禄大夫。为相贤明,刚直不阿,敢于直谏,主张…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33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