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上坐著一老子

出自宋朝杨万里的《题毕少董翻经图
宋生把卷读且指,李生把卷问奇字。
榻上坐著一老子,右手秉笔祖左臂。
春秋论语训傅成未成,胸中有话颇欲告两生。
欲呼小白拉重耳,同讨犬戎尊帝京。
蚕妾不解事,两生未可语。
冬郎政儿痴,谁能复怜许。
翻经未了报归期,携书归来献玉墀。
胡沙满面无人识,回首两生斗南北。
题毕少董翻经图拼音解读
sòng shēng juàn qiě zhǐ
shēng juàn wèn
shàng zuò zhe lǎo
yòu shǒu bǐng zuǒ
chūn qiū lùn xùn chéng wèi chéng
xiōng zhōng yǒu huà gào liǎng shēng
xiǎo bái zhòng ěr
tóng tǎo quǎn róng zūn jīng
cán qiè jiě shì
liǎng shēng wèi
dōng láng zhèng ér chī
shuí néng lián
fān jīng wèi le bào guī
xié shū guī lái xiàn chí
shā mǎn miàn rén shí
huí shǒu liǎng shēng dòu nán bě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两位读书人宋生和李生在一起研读书卷,与坐在榻上的老先生交流。老先生手持笔,他似乎有话想说,但是他没有机会说出来,因为蚕妾不理解他的事情,而两位读书人也无法与他沟通。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己的未来的追求。他希望呼唤小白、拉重耳来一起讨论如何抵御犬戎入侵、保卫尊帝京。然而,冬郎的政治无能已经导致了国家的衰退,现在谁能再关心他们的命运呢?即使是一个英雄,在离开后也可能被遗忘。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翻阅经书没有完成,他准备回家并献给玉墀,但同样面临着别离的问题。在胡沙之地,他的面庞被风沙所掩盖,没有人能认出他。回首过去,他和李生曾经为了书本斗了南北。整首诗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不易。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毕少董翻经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两位读书人宋生和李生在一起研读书卷,与坐在榻上的老先生交流。老先生手持笔,他似乎有话想说,但是他没有机会说出…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两位读书人宋生和李生在一起研读书卷,与坐在榻上的老先生交流。老先生手持笔,他似乎有话想说,但是他没有机会说出来,因为蚕妾不理解他的事情,而两位读书人也无法与他沟通。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己的未来的追求。他希望呼唤小白、拉重耳来一起讨论如何抵御犬戎入侵、保卫尊帝京。然而,冬郎的政治无能已经导致了国家的衰退,现在谁能再关心他们的命运呢?即使是一个英雄,在离开后也可能被遗忘。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翻阅经书没有完成,他准备回家并献给玉墀,但同样面临着别离的问题。在胡沙之地,他的面庞被风沙所掩盖,没有人能认出他。回首过去,他和李生曾经为了书本斗了南北。整首诗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不易。折叠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329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