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孙三子十一孙

出自宋朝杨万里的《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
印孙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思。
惟君有子又擢桂,父子仇香仍一门。
君今初泛洞庭柂,湖水黏天天更大。
请君先上岳阳楼,送眼君山最上头。
将诗写取一湖秋,将秋寄来销我愁,为君酒船卷拍浮。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拼音解读
yìn sūn sān shí sūn
liù rén zhuó guì liǎng
wéi jūn yǒu yòu zhuó guì
chóu xiāng réng mén
jūn jīn chū fàn dòng tíng
shuǐ nián tiān tiān gèng
qǐng jūn xiān shàng yuè yáng lóu
sòng yǎn jūn shān zuì shàng tóu
jiāng shī xiě qiū
jiāng qiū lái xiāo chóu
wéi jūn jiǔ chuán juàn pā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族的成就和挫折,以及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从印孙三子开始,描述了这个家族有十一个孙儿子,其中六个人被选中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了桂冠(指考取进士、状元等名次)。其中包括诗人自己。 然而,只有诗人自己有儿子也获得了桂冠,而他的父亲和儿子之间还有着深深的仇恨。此处的“擢桂”象征着家族的荣誉和地位,但也凸显出家庭内部的斗争和矛盾。 在第三段中,诗人将视线转向洞庭湖,形容湖水波涛汹涌,天空无边无际。在这样的氛围下,他请求读者去岳阳楼上俯瞰,以欣赏美景,并为未来的家族前途祈福。 最后一段则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希望能写出一篇关于洞庭湖秋天美景的诗歌,以消除内心的忧虑。同时,他邀请读者和他一起乘坐酒船,在湖上畅游。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族的希望和祝福,同时也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注释

【岳阳楼】阳市西门古城楼。相传三国吴鲁肃在此建阅兵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巴陵(即今岳阳市)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兴建此楼。主楼三层,巍峨雄壮。登楼远眺,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为古今著名风景名胜。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都有咏岳阳楼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滕子京守巴陵时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名益著。其后迭有兴废。解放后,曾先后数次整修。1977年间又对此楼进行了全面修葺。…展开
【岳阳楼】阳市西门古城楼。相传三国吴鲁肃在此建阅兵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巴陵(即今岳阳市)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兴建此楼。主楼三层,巍峨雄壮。登楼远眺,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为古今著名风景名胜。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都有咏岳阳楼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滕子京守巴陵时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名益著。其后迭有兴废。解放后,曾先后数次整修。1977年间又对此楼进行了全面修葺。折叠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族的成就和挫折,以及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从印孙三子开始,描述了这个家族有十一个孙儿子,其中…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族的成就和挫折,以及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从印孙三子开始,描述了这个家族有十一个孙儿子,其中六个人被选中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了桂冠(指考取进士、状元等名次)。其中包括诗人自己。 然而,只有诗人自己有儿子也获得了桂冠,而他的父亲和儿子之间还有着深深的仇恨。此处的“擢桂”象征着家族的荣誉和地位,但也凸显出家庭内部的斗争和矛盾。 在第三段中,诗人将视线转向洞庭湖,形容湖水波涛汹涌,天空无边无际。在这样的氛围下,他请求读者去岳阳楼上俯瞰,以欣赏美景,并为未来的家族前途祈福。 最后一段则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希望能写出一篇关于洞庭湖秋天美景的诗歌,以消除内心的忧虑。同时,他邀请读者和他一起乘坐酒船,在湖上畅游。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族的希望和祝福,同时也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折叠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3127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