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渠何罪亦山中

出自宋朝杨万里的《和王才臣
新诗不但不饶侬,便恐除何立下风。
每与胜谈千古事。
不知推拔尽炉红。
生儿底巧翁何恨,得子销愁我未穷。
剩欲苛留老三迳,念渠何罪亦山中
和王才臣拼音解读
xīn shī dàn ráo nóng
biàn 便 kǒng chú xià fēng
měi shèng tán qiān shì
zhī tuī jìn hóng
shēng ér qiǎo wēng hèn
xiāo chóu wèi qióng
shèng liú lǎo sān jìng
niàn zuì shān zh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情和对文学创作的虔诚追求。首先,诗人表示自己写新诗时不仅不会讨好别人,反而担心自己的作品还要输给别人,因为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创作水平。其次,每当他与有才华的人相谈千古大事时,他总是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还需不断学习,以便更好地创作。然后,诗人自言不知道推荐他、提携他的人已经帮了他多少忙,使他的创作能够达到了一定程度。接下来,诗人则是以自己得子而消除了忧愁,而另一个底巧翁因生了女儿而深恨。最后,他准备在山中过完余生,但也念及自己可能留下了一些罪过,应该要加倍努力弥补。整个诗篇表现了作者谦虚谨慎、勤奋向上的精神面貌,彰显出做一个踏实向上的人的美德。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和王才臣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情和对文学创作的虔诚追求。首先,诗人表示自己写新诗时不仅不会讨好别人,反而担心自己的作品还要输…展开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情和对文学创作的虔诚追求。首先,诗人表示自己写新诗时不仅不会讨好别人,反而担心自己的作品还要输给别人,因为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创作水平。其次,每当他与有才华的人相谈千古大事时,他总是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还需不断学习,以便更好地创作。然后,诗人自言不知道推荐他、提携他的人已经帮了他多少忙,使他的创作能够达到了一定程度。接下来,诗人则是以自己得子而消除了忧愁,而另一个底巧翁因生了女儿而深恨。最后,他准备在山中过完余生,但也念及自己可能留下了一些罪过,应该要加倍努力弥补。整个诗篇表现了作者谦虚谨慎、勤奋向上的精神面貌,彰显出做一个踏实向上的人的美德。折叠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215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