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遣青童去一攀

出自宋朝杨万里的《丙戍上元後和昌英叔李花
春暖何缘雪压山,香来初认李花繁。
露酣月药苍茫外,梅与山礬伯仲间。
剩雨残风底无赖,明朝後日不堪看。
泥深小忍春游脚,犹遣青童去一攀
丙戍上元後和昌英叔李花拼音解读
chūn nuǎn yuán xuě shān
xiāng lái chū rèn huā fán
hān yuè yào cāng máng wài
méi shān fán zhòng jiān
shèng cán fēng lài
míng cháo hòu kān kàn
shēn xiǎo rěn chūn yóu jiǎo
yóu qiǎn qīng tóng p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意境清新,描绘了春天来临后的美好景象。诗人用“春暖”来形容气候温暖,但是却有“雪压山”的情况出现,说明春寒还未全消。随着春天的到来,“李花繁”香气扑鼻,犹如初次相见。在春夜中,月亮和清晨露水一起营造出苍茫的气息,此时的梅花和山礬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话描述了阴雨连绵、风吹残留的情形,让人感到愁绪渐生。然而,即使天气不佳,仍有人愿意去踏青游玩。最后一句话则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有人能像青童一样,去攀登那更高的山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丙戍上元後和昌英叔李花注释

【伯仲间】见“伯仲之间”。…展开
【伯仲间】见“伯仲之间”。折叠

丙戍上元後和昌英叔李花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境清新,描绘了春天来临后的美好景象。诗人用“春暖”来形容气候温暖,但是却有“雪压山”的情况出现,说明春寒还未全消…展开
这首诗意境清新,描绘了春天来临后的美好景象。诗人用“春暖”来形容气候温暖,但是却有“雪压山”的情况出现,说明春寒还未全消。随着春天的到来,“李花繁”香气扑鼻,犹如初次相见。在春夜中,月亮和清晨露水一起营造出苍茫的气息,此时的梅花和山礬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话描述了阴雨连绵、风吹残留的情形,让人感到愁绪渐生。然而,即使天气不佳,仍有人愿意去踏青游玩。最后一句话则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有人能像青童一样,去攀登那更高的山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折叠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147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