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如此台
出自宋朝姚勉的《感山十咏·甘露台》- 有唐太和年,宫中亦甘露。
曾不如此台,空山自甘霪。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写唐朝太和年间(公元827-836年)宫中的甘露景象。在这个时期,宫中的供奉佛像被认为能引来甘露,因此,唐朝皇帝会定期举行佛事,希望能得到上天的庇佑。 诗中提到了一座台,可能指的是供奉佛像的高台。作者认为,即使是空山也能享受到自然降甘露的好处,而宫中却需要人为地通过举行佛事才能得到甘露,暗示着最高权力者的虚伪与浮华。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自然纯真的向往。
- 背诵
-
感山十咏·甘露台诗意赏析
-
姚勉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0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