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居睽倚玉
出自唐朝刘祎之的《酬郑沁州》-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缉图昭国典,按部留宸瞩。
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
芸书暂辍载,竹使方临俗。
节变风绪高,秋深露华溽。
寒山敛轻霭,霁野澄初旭。
已切长年悲,谁堪岐路促。
遥林征马迅,别馆嘶骖跼。
雅赠响摐金,索居睽倚玉。
凄断离鸿引,劳歌思足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官员的离别和思念。他是麒阁一代良才,为国家缉拿罪犯、管理官员,备受朝廷重视。离开时,他留下了一篇劝戒官员的文章,并交给了司隶局留意,以期后来者能够引以为戒。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承明庐的荣耀,也不能忘记自己本身的责任感和使命。他停止了撰写文书,只是沉浸在竹林中,品味俗世的悲欢离合,寻找内心的平静。秋深露华渐浓,他感叹命运多舛,思念远方的亲友和故土。 此时,他听到了遥远的马蹄声,有客人来到了门外的别馆,他打起精神,接待了客人,并为他弹奏琴曲,表达离别的凄婉之情。最后,他困倦地依靠在屏风上,眺望着远方,发出了“劳歌思足曲”的感慨,表达了对长年别离的痛苦和无奈。
- 背诵
-
酬郑沁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官员的离别和思念。他是麒阁一代良才,为国家缉拿罪犯、管理官员,备受朝廷重视。离开时,他留下了一篇劝戒官员…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官员的离别和思念。他是麒阁一代良才,为国家缉拿罪犯、管理官员,备受朝廷重视。离开时,他留下了一篇劝戒官员的文章,并交给了司隶局留意,以期后来者能够引以为戒。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承明庐的荣耀,也不能忘记自己本身的责任感和使命。他停止了撰写文书,只是沉浸在竹林中,品味俗世的悲欢离合,寻找内心的平静。秋深露华渐浓,他感叹命运多舛,思念远方的亲友和故土。 此时,他听到了遥远的马蹄声,有客人来到了门外的别馆,他打起精神,接待了客人,并为他弹奏琴曲,表达离别的凄婉之情。最后,他困倦地依靠在屏风上,眺望着远方,发出了“劳歌思足曲”的感慨,表达了对长年别离的痛苦和无奈。折叠 -
刘祎之
刘祎之( 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0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