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欲答母恩
出自宋朝叶适的《王宗卿答春堂》- 春以喻母慈,慈深春不如。
儿欲答母恩,恩重答无余。
华堂顿有云岭隔,梦里分明与亲剧。
阿连进奉新批敕,翠裘黄简缘兄得。
朝腾巽章乞祠官,愿身暮归怡母颜。
老农邀君勿轻去,万红千紫扶春住。
雨田自种晴田收,好是天留答春处。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春天被用来比喻母亲的慈爱,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母亲也是孩子成长的支持与力量。诗中提到儿子欲回报母亲的恩情,却觉得即使再怎么回报也难以弥补母亲的深情厚爱。华堂上云岭隔,体现了作者离家的遥远和思念。阿连进奉新批敕,翠裘黄简缘兄得,描绘了兄长受到重用的场景,暗示着家庭间的关系密切。作者朝腾巽章乞祠官,愿身暮归怡母颜,表达了想在母亲身边守护她的愿望。最后,老农邀请作者留下来,享受春天的美好,也象征着家乡的温馨和安逸。整首诗流露出对母亲的依恋、赞美和爱意,深刻地描绘了家庭的温馨和相互关爱。
- 背诵
-
王宗卿答春堂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春天被用来比喻母亲的慈爱,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母亲也是孩子成长的支持与力量。诗中提…展开这首诗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春天被用来比喻母亲的慈爱,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母亲也是孩子成长的支持与力量。诗中提到儿子欲回报母亲的恩情,却觉得即使再怎么回报也难以弥补母亲的深情厚爱。华堂上云岭隔,体现了作者离家的遥远和思念。阿连进奉新批敕,翠裘黄简缘兄得,描绘了兄长受到重用的场景,暗示着家庭间的关系密切。作者朝腾巽章乞祠官,愿身暮归怡母颜,表达了想在母亲身边守护她的愿望。最后,老农邀请作者留下来,享受春天的美好,也象征着家乡的温馨和安逸。整首诗流露出对母亲的依恋、赞美和爱意,深刻地描绘了家庭的温馨和相互关爱。折叠 -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0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