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成京秩故人悲
出自宋朝叶适的《郭伯山挽词》- 兄弟穷经各一时,百年义塾尚留炊。
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
未奏边功明主惜,将成京秩故人悲。
挽君已老庆先尽,安得埋铭更后垂。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在经历了各自的坎坷时期之后,共同在百年义塾中学习和探讨。他们常常熬夜灯下读书,或者在校园内的鹤窥阁上交流思想。在讲台边,讲师坐镇授课,为学生点亮心中迷茫的路;而在教室外,一棵杏树上长出的半红杏果,也成为了满怀梦想的学生努力的象征。 然而,虽然这些兄弟们各自具有优秀的才华和品质,但是他们未必能够获得明主的关注和重视,也难以在京城中立足发展。时间流逝,他们渐渐老去,而那些曾经一起学习、斗志昂扬的同窗好友,也将如同挽歌中的猿子拣枝,一个个地离开了人世,留下的只有对过去岁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激荡、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叹。
- 背诵
-
郭伯山挽词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在经历了各自的坎坷时期之后,共同在百年义塾中学习和探讨。他们常常熬夜灯下读书,或者在校园…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在经历了各自的坎坷时期之后,共同在百年义塾中学习和探讨。他们常常熬夜灯下读书,或者在校园内的鹤窥阁上交流思想。在讲台边,讲师坐镇授课,为学生点亮心中迷茫的路;而在教室外,一棵杏树上长出的半红杏果,也成为了满怀梦想的学生努力的象征。 然而,虽然这些兄弟们各自具有优秀的才华和品质,但是他们未必能够获得明主的关注和重视,也难以在京城中立足发展。时间流逝,他们渐渐老去,而那些曾经一起学习、斗志昂扬的同窗好友,也将如同挽歌中的猿子拣枝,一个个地离开了人世,留下的只有对过去岁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激荡、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叹。折叠 -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10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