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良足嗤
出自宋朝游九言的《引镜》- 引镜忽自照,山野良足嗤。
定无貂蝉冠,罩此麋鹿姿。
寒饥走世路,须发罥蚕丝。
归来频自叹,久别舍前溪。
输与傍邻子,钓舸弄涟漪。
空怀万卷富,共叹三纲欹。
秋原山杳杳,脱叶风披披。
早路已相失,好取桑榆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归来的旅人,他看到自己的倒影,感慨自己已经不再是年轻时的容颜。虽然他没有华丽的服饰,但他仍然自信满满地走在世间的道路上。他的头上没有像貂蝉那样华贵的冠冕,而是戴着一顶简单的麋鹿皮帽子。他曾经历过饥寒交迫,但现在已经回到了家中,并开始重新捕捞垂钓。尽管他渴望拥有许多财富和知识,但他仍在思考“三纲欹”(君主治国、父亲治家、长兄治幼),并对未来感到忧虑。最后,他面对秋原的山和风,感叹时光流逝,迷茫失去了方向,渴望找到回家的路。
- 背诵
-
引镜注释
【麋鹿姿】山野人的模样。宋苏轼《和陶饮酒》之八:“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貂蝉冠】尾和附蝉为饰的冠冕。宋时亦称貂蝉笼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幘。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笼巾……蝉,旧以玳瑁为蝴蝶状,今请改为黄金附蝉。”典…展开【麋鹿姿】山野人的模样。宋苏轼《和陶饮酒》之八:“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貂蝉冠】尾和附蝉为饰的冠冕。宋时亦称貂蝉笼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幘。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宋史·舆服志四》:“貂蝉笼巾……蝉,旧以玳瑁为蝴蝶状,今请改为黄金附蝉。”典折叠引镜诗意赏析
-
游九言
游九言(1142-1206),初名九思,字诚之,号默斋,建阳(今属福建)人。早年从学张栻,以祖荫入仕,曾举江西漕司进士第一。历古田尉,江川绿事参军,沿海制司干官。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监文思院上界。后入张栻广西、江陵帅幕,以不附时相罢。宁宗庆元年(1196),起为江东抚干,调全椒令,以不便养亲丐祠。开禧初,辟为淮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又以不附韩侂胄罢。有语录诗文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8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