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头洒泪眼难乾
出自宋朝于石的《端午次韵和徐改之》- 榴花灼烁露初乾,乍试香罗怯晓寒。
自古独醒多见忌,与君一醉笑相看。
无邪安用艾悬户,徇俗聊将黍饤盘。
千载沉湘呼不起,至今遗恨楚江干。
涛头洒泪眼难乾,鱼腹沉冤骨未寒。
楚些一章招莫返,曹碑八字好难看。
水流不尽湘江恨,俗奠空陈苹藻盘。
我亦逢时增感慨,凜然忠孝孰能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湘江边的感受和思考。榴花已经开放,露水也已经干了,香罗试着传递着芬芳,但是仍然有些懒散的样子。自古以来,醒着独处很容易让人产生忧虑和疑虑,而陪伴、交流和饮酒可以让人快乐。虽然艾草可以驱邪,但是为了顺应时俗,还是要将黍饭供起来。千年过去了,湘江的沉重呼声仍在响起,而曾经的恨意和遗憾则留存在楚江的岸边。涛头波浪不断,眼泪难以抹去,被淹没在江中的鱼的冤魂也未得平息。招牌已经被风吹走,八字也已经难以辨认清楚。尽管时间流转不停,尘世的琐事不断,但是湘江的怨愤和忠孝之情依旧历久弥坚,值得反复回味。
- 背诵
-
端午次韵和徐改之注释
【试香罗】词牌名。即《浣溪沙》。《词谱》卷四:“《浣溪沙》,唐教坊曲名。韩淲词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参见“浣溪沙”。…展开【试香罗】词牌名。即《浣溪沙》。《词谱》卷四:“《浣溪沙》,唐教坊曲名。韩淲词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参见“浣溪沙”。折叠端午次韵和徐改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湘江边的感受和思考。榴花已经开放,露水也已经干了,香罗试着传递着芬芳,但是仍然有些懒散的样子。自古以来…展开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湘江边的感受和思考。榴花已经开放,露水也已经干了,香罗试着传递着芬芳,但是仍然有些懒散的样子。自古以来,醒着独处很容易让人产生忧虑和疑虑,而陪伴、交流和饮酒可以让人快乐。虽然艾草可以驱邪,但是为了顺应时俗,还是要将黍饭供起来。千年过去了,湘江的沉重呼声仍在响起,而曾经的恨意和遗憾则留存在楚江的岸边。涛头波浪不断,眼泪难以抹去,被淹没在江中的鱼的冤魂也未得平息。招牌已经被风吹走,八字也已经难以辨认清楚。尽管时间流转不停,尘世的琐事不断,但是湘江的怨愤和忠孝之情依旧历久弥坚,值得反复回味。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8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