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水凄凉愧郑虔
出自宋朝虞俦的《扬司理章公挽诗》- 宦游曾记旧桐川,泮水凄凉愧郑虔。
怪得儒流有师法,知从乡老得心传。
未酬龙伯连鳌手,遽作维扬跨鹤仙。
太息孔门空用开,不教一柱果擎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宦游经历和为学之路。他曾在旧桐川游历过,也去过泮水,但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和品德还不够高尚,因此愧怍于郑虔这样的大儒。尽管如此,他仍然发现了乡间老师们所传授的知识与道德价值,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启迪。 诗人遗憾未能成为像龙伯、鳌手那样的名士,而只是维扬跨鹤仙般的小役人。他深叹孔门学问虽然博大精深,但不能实际应用于社会中,在现实世界中并不能帮助到国家和人民,因此感到一定的无奈和失落。最后,他呼吁孔门的学者们不要空谈理论,而应该将学问贡献于实际生产和社会建设中,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 背诵
-
扬司理章公挽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宦游经历和为学之路。他曾在旧桐川游历过,也去过泮水,但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和品德还不够高尚,因此愧怍于郑…展开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宦游经历和为学之路。他曾在旧桐川游历过,也去过泮水,但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和品德还不够高尚,因此愧怍于郑虔这样的大儒。尽管如此,他仍然发现了乡间老师们所传授的知识与道德价值,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启迪。 诗人遗憾未能成为像龙伯、鳌手那样的名士,而只是维扬跨鹤仙般的小役人。他深叹孔门学问虽然博大精深,但不能实际应用于社会中,在现实世界中并不能帮助到国家和人民,因此感到一定的无奈和失落。最后,他呼吁孔门的学者们不要空谈理论,而应该将学问贡献于实际生产和社会建设中,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8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