挝鼓催征舻
出自宋朝岳珂的《将发琵琶亭》- 前岁西泝鄂,今岁东入吴。
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
当时白傅恨,陈迹久榛芜。
岂特无遗音,榛芜今亦无。
突兀眼前屋,丹恶涂{左木右上次下呆}栌。
废兴曾几时,传舍同蘧庐。
已见两折柳,於此饯老夫。
昔持使者节,今发追锋车。
我则齐出处,世自分荣枯。
而况天地间,万变同须臾。
我观商妇者,琐琐岂足书。
琵琶本常技,何地无此徒。
夫贩浮梁茶,妇即空舟{上尸下立}。
长吏湿青衫,礼法毋乃疎。
乐天子牟心,一念存江湖。
讵关暇蟆陵,维以怀故都。
譬之泽畔吟,此语非寓欤。
盖尝考遗集,一事曾同符。
闻歌鹦鹉洲,寻声得幼姝。
倚樯润明月,清泪垂真珠。
夫君当此时,正属典午初。
不应奇谤后,无复思廉隅。
六义有比兴,观洧传洵盱。
托物皆一理,实事那相须。
人情伏与妒,所值分贤愚。
低眉终不说,正耻悻悻俱。
初意只如此,胶柱何足拘。
子折武昌柳,予宅浔阳庐。
二诗端可识,一笑聊洗诬。
明朝重回首,挝鼓催征舻。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主要描写了他从鄂州到吴州的旅途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中通过对同一个琵琶亭,不同行客的涂抹、白傅恨事迹的长久榛芜、突兀丹恶的屋子、两折柳的萧瑟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变幻无常。 白居易在行路中随处感受到生活的喜怒哀乐,对于名利荣辱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天地间,万变同须臾。而人们的命运和荣辱也像流水一样,瞬息即逝,不能拘泥于过去的荣华与挫折。 最后,白居易以自我为中心,借用比兴手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托物皆一理,实事那相须。在面对人情的种种压力时,应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应因妒忌和排斥而动摇。
- 背诵
-
将发琵琶亭注释
【武昌柳】书·陶侃传》:“﹝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於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后泛称杨柳为“武昌柳”。唐孟浩然《泝江至武昌》诗:“行看武昌柳,髣髴映楼臺。”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诗:“缘忧武昌柳,遂忆洛阳花。”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折尽武昌柳,掛席上瀟湘。”汉【鹦鹉洲】省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长子射在此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鹦鹉赋》,故名。后衡为黄祖所杀,葬此。自汉以后,由于江水冲刷,屡被浸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以前故地。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歷歷汉阳树,芳草萋萋鸚鵡洲。”元白贲《鹦鹉曲》:“儂家鸚鵡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你看城枕著江水滔滔,鸚鵡洲阔,黄鹤楼高。”参阅宋陆游《入蜀记》。【泽畔吟】《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唐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琵琶亭】省九江市西,长江东南岸。唐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送客湓浦口,夜闻邻舟琵琶声,作《琵琶行》,后人因以名亭。宋辛弃疾《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词:“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峯一笑。”清赵翼《守风遣闷》诗:“琵琶亭畔雨如丝,津吏拦江一缆维。”…展开【武昌柳】书·陶侃传》:“﹝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於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后泛称杨柳为“武昌柳”。唐孟浩然《泝江至武昌》诗:“行看武昌柳,髣髴映楼臺。”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诗:“缘忧武昌柳,遂忆洛阳花。”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折尽武昌柳,掛席上瀟湘。”汉【鹦鹉洲】省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长子射在此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鹦鹉赋》,故名。后衡为黄祖所杀,葬此。自汉以后,由于江水冲刷,屡被浸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以前故地。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歷歷汉阳树,芳草萋萋鸚鵡洲。”元白贲《鹦鹉曲》:“儂家鸚鵡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你看城枕著江水滔滔,鸚鵡洲阔,黄鹤楼高。”参阅宋陆游《入蜀记》。【泽畔吟】《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唐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琵琶亭】省九江市西,长江东南岸。唐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送客湓浦口,夜闻邻舟琵琶声,作《琵琶行》,后人因以名亭。宋辛弃疾《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词:“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峯一笑。”清赵翼《守风遣闷》诗:“琵琶亭畔雨如丝,津吏拦江一缆维。”折叠将发琵琶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主要描写了他从鄂州到吴州的旅途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中通过对同一个琵琶亭,不同行…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主要描写了他从鄂州到吴州的旅途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中通过对同一个琵琶亭,不同行客的涂抹、白傅恨事迹的长久榛芜、突兀丹恶的屋子、两折柳的萧瑟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变幻无常。 白居易在行路中随处感受到生活的喜怒哀乐,对于名利荣辱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天地间,万变同须臾。而人们的命运和荣辱也像流水一样,瞬息即逝,不能拘泥于过去的荣华与挫折。 最后,白居易以自我为中心,借用比兴手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托物皆一理,实事那相须。在面对人情的种种压力时,应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应因妒忌和排斥而动摇。折叠 -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5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