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不约而皆同
出自宋朝岳珂的《鄂忠武王书简帖赞》- 昔李四平在凤翔,尝以直道致主。
慕魏郑公,虽叔度之进言,犹毅然而不从。
谓幸备于将相,讵爱身而苟容。
猗欤先王,亦师文忠。
凡引笔而行墨,皆刻志而比踪。
今观碑刻之在天下,虽小大真行之异工,视此帖之所传,盖不约而皆同。
然则有犯无隐,挺焉直躬。
唾当道豺狼,婴九渊之神龙。
盖当心摹手追之时,已有之死不雇之遗风矣。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叫李四平的人,在凤翔时坚持走直路,受到了魏郑公的慕名称赞。尽管有人在劝说他苟且偷生,但他仍然不动摇,因为他崇尚先王的文忠精神。作者还观察到,在天下各地的碑刻上,虽然字迹大小和书法风格不同,但都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坚定的品质。最后,作者呼吁大家要像李四平一样,不惧豺狼虎豹,永远保持纯正的品性,以留传不朽的遗风。
- 背诵
-
鄂忠武王书简帖赞注释
【心摹手追】,追随仿效。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癸未四月,京口程君梦湘同游焦山,一路论诗;渠最心折於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有犯无隐】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一种事君之道。谓臣下宁可冒犯君上而不可有所隐瞒。《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唐刘禹锡《代请朝觐表》:“臣闻臣之事君,有犯无隐。恳诚所至,敢不罄陈。”《旧唐书·李逊传》:“事君之义,有犯无隐,陈诚启沃,不必择辰。”清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凡遇政事,诸大臣或探圣意,噤齘不前,而公独抗声有犯无隐。”…展开【心摹手追】,追随仿效。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癸未四月,京口程君梦湘同游焦山,一路论诗;渠最心折於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有犯无隐】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一种事君之道。谓臣下宁可冒犯君上而不可有所隐瞒。《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唐刘禹锡《代请朝觐表》:“臣闻臣之事君,有犯无隐。恳诚所至,敢不罄陈。”《旧唐书·李逊传》:“事君之义,有犯无隐,陈诚启沃,不必择辰。”清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凡遇政事,诸大臣或探圣意,噤齘不前,而公独抗声有犯无隐。”折叠鄂忠武王书简帖赞诗意赏析
-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5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