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闻吟诵声

出自宋朝曾巩的《李氏素风堂
丞相事唐室,独驰三绝名。
家世在图史,诗书传后生。
郎位逮流泽,出令箴辈惊。
岁暮营燕坐,高居遗世情。
翠竹带书幌,青山临酒觥。
已使襟韵适,况闻吟诵声
自可化乡里,岂唯门户荣。
果有过庭子,颍然材思精。
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
风义故常在,兹堂非偶成。
李氏素风堂拼音解读
chéng xiàng shì táng shì
chí sān jué míng
jiā shì zài shǐ
shī shū chuán hòu shēng
láng wèi dǎi liú
chū lìng zhēn bèi jīng
suì yíng yàn zuò
gāo shì qíng
cuì zhú dài shū huǎng
qīng shān lín jiǔ gōng
shǐ 使 jīn yùn shì
kuàng wén yín sòng shēng
huà xiāng
wéi mén róng
guǒ yǒu guò tíng
yǐng rán cái jīng
bào sān xiàn
jīng rén dāng míng
fēng cháng zài
táng fēi ǒu ché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叫丞相的人,他是唐朝的官员,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文学上也是三绝名(指能作出杰出的诗歌、文章和书画)。他家族历史被纪录在图书之中,而他自己也传承了诗书的文化遗产,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该官员晋升到郎位后,发表了启示,给当时的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年岁末,他会在家中招待来访的宾客,享受高居的荣耀,并展现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他在竹林中悬挂起带有书籍的灯笼,眺望青山,饮酒言欢,吟咏诗篇,使他的才华更加显著。他的文学成就使他在乡里非常受欢迎,但他并不局限于此,而是一心为国家尽力。 尽管丞相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忘记门第和社会阶层的荣誉,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他通过不断自我提升和投入努力,在政治和文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社会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李氏素风堂注释

【过庭子】父业或秉承父训者的美称。宋曾巩《李氏素风堂》诗:“果有过庭子,颖然才思精。”宋楼钥《送内弟汪耐翁》诗:“且为湓浦过庭子,径作临川入幕宾。”…展开
【过庭子】父业或秉承父训者的美称。宋曾巩《李氏素风堂》诗:“果有过庭子,颖然才思精。”宋楼钥《送内弟汪耐翁》诗:“且为湓浦过庭子,径作临川入幕宾。”折叠

李氏素风堂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叫丞相的人,他是唐朝的官员,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文学上也是三绝名(指能作出杰出的诗歌、文章和书…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叫丞相的人,他是唐朝的官员,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文学上也是三绝名(指能作出杰出的诗歌、文章和书画)。他家族历史被纪录在图书之中,而他自己也传承了诗书的文化遗产,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该官员晋升到郎位后,发表了启示,给当时的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年岁末,他会在家中招待来访的宾客,享受高居的荣耀,并展现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他在竹林中悬挂起带有书籍的灯笼,眺望青山,饮酒言欢,吟咏诗篇,使他的才华更加显著。他的文学成就使他在乡里非常受欢迎,但他并不局限于此,而是一心为国家尽力。 尽管丞相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忘记门第和社会阶层的荣誉,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他通过不断自我提升和投入努力,在政治和文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社会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折叠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5176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