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持诗书白虎论
出自宋朝曾巩的《寄孙之翰》- 孙侯腹载天下收,崔嵬岂啻重百车。
伏义以来可悉数,孰若自作何有余。
更能议论瓷倾倒,万里一泻昆仑渠。
认为胸中干太极,元气浩浩随卷舒。
昔来谏官对天子,何秽不欲亲芟锄。
不容乃独见磊落,出走并海飘长裾。
孙侯风节何所似,雪洗八荒看太虚。
亲如国忠眼不顾,旧若张禹手所除。
归来已绝褒贬笔,进用只调敖仓储。
合持诗书白虎论,更护日月金华居。
万世根深固社稷,百年旧叟休田闾。
素识孤生爱茅屋,久将老母求山砠。
秋归愿事九江获,夜出未倦安丰渔。
孔明苟欲性命遂,孟子岂病王公疏。
尘埃未得见此乐,太息一付西江鱼。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孙洪的赞歌。孙洪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贤臣,他治理国家有方,功绩卓著,被誉为“收天下之大任,当之无愧”。崔嵬则是指他的官职重要,可以比拟百车之重。 诗中提到伏义,指的是孙洪在伏击安禄山叛军的战役中立下的战功。孙洪自认为自己的才干不输于伏义,因此他对自己的才能很有信心。他还能议论瓷倾倒和昆仑渠,表明他不仅有政治才华,还精通其他领域。 诗中还提到孙洪信仰太极,相信自己内心有强大的元气。孙洪有着清廉正直的品格,即使面对皇帝的错误,也敢于坦言谏言。最后,孙洪退隐山林,过着清贫而高尚的生活,不为名利所动,以身作则。 诗人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赞美孙洪的情感,表现出对道德高尚、忠诚崇高的敬仰。
- 背诵
-
寄孙之翰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孙洪的赞歌。孙洪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贤臣,他治理国家有方,功绩卓著,被誉为“收天下之大任,当之无愧”。崔嵬则…展开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孙洪的赞歌。孙洪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贤臣,他治理国家有方,功绩卓著,被誉为“收天下之大任,当之无愧”。崔嵬则是指他的官职重要,可以比拟百车之重。 诗中提到伏义,指的是孙洪在伏击安禄山叛军的战役中立下的战功。孙洪自认为自己的才干不输于伏义,因此他对自己的才能很有信心。他还能议论瓷倾倒和昆仑渠,表明他不仅有政治才华,还精通其他领域。 诗中还提到孙洪信仰太极,相信自己内心有强大的元气。孙洪有着清廉正直的品格,即使面对皇帝的错误,也敢于坦言谏言。最后,孙洪退隐山林,过着清贫而高尚的生活,不为名利所动,以身作则。 诗人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赞美孙洪的情感,表现出对道德高尚、忠诚崇高的敬仰。折叠 -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5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