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忽见满疏篱

出自宋朝张九成的《见菊花呈诸名胜
勿谓重阳把一枝,嗟予何限古人思。
灵均自著离骚日,元亮长歌归去时。
未晓只疑犹泫露,开门忽见满疏篱
要呼四海平生友,来醉花前金屈卮。
见菊花呈诸名胜拼音解读
wèi zhòng yáng zhī
jiē xiàn rén
líng jūn zhe sāo
yuán liàng zhǎng guī shí
wèi xiǎo zhī yóu xuàn
kāi mén jiàn mǎn shū
yào hǎi píng shēng yǒu
lái zuì huā qián jīn z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咏史的七律,表达了作者怀念过去时光和向友人邀约共饮的情感。 第一句“勿谓重阳把一枝”指的是重阳节时赏菊的习俗,作者拿起一枝菊花欣赏,但同时也想到了古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思考。 第二句“灵均自著离骚日,元亮长歌归去时”提到了两位文学家灵均和元亮,他们都曾创作过《离骚》和《长歌行》等名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未晓只疑犹泫露,开门忽见满疏篱”描绘了早晨的景象,作者看到篱笆上挂着水珠,不知道是清晨露水还是雾气。开门后又看到院子里的篱笆长得十分疏松,给人一种空旷自然的感觉。 第四句“要呼四海平生友,来醉花前金屈卮”是作者向朋友发出邀约,希望能聚集所有的好友,一起在花前饮酒。金屈卮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于历史名人和友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见菊花呈诸名胜注释

【金屈卮】亦作“金曲卮”。亦作“金屈巵”。1.酒器。唐孟郊《劝酒》诗:“劝君金曲卮,勿谓朱颜酡。”唐李贺《浩歌》:“筝人劝我金屈巵,神血未凝身问谁?”王琦汇解:“金屈巵,酒器也。据《东京梦华録》云:‘御筵酒盏,皆屈巵如菜碗样而有把手。’此宋时之式,唐代式样,当亦如此。”唐于武陵《劝酒》诗:“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金元好问《芳华怨》诗:“劝君满酌金屈巵,明日无花空折枝。”2.指形类金屈卮的花。元洪希文《水仙花》诗:“月明夜色玉连锁,露冷秋茎金屈巵。”…展开
【金屈卮】亦作“金曲卮”。亦作“金屈巵”。1.酒器。唐孟郊《劝酒》诗:“劝君金曲卮,勿谓朱颜酡。”唐李贺《浩歌》:“筝人劝我金屈巵,神血未凝身问谁?”王琦汇解:“金屈巵,酒器也。据《东京梦华録》云:‘御筵酒盏,皆屈巵如菜碗样而有把手。’此宋时之式,唐代式样,当亦如此。”唐于武陵《劝酒》诗:“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金元好问《芳华怨》诗:“劝君满酌金屈巵,明日无花空折枝。”2.指形类金屈卮的花。元洪希文《水仙花》诗:“月明夜色玉连锁,露冷秋茎金屈巵。”折叠

见菊花呈诸名胜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咏史的七律,表达了作者怀念过去时光和向友人邀约共饮的情感。 第一句“勿谓重阳把一枝”指的是重阳节时赏菊…展开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咏史的七律,表达了作者怀念过去时光和向友人邀约共饮的情感。 第一句“勿谓重阳把一枝”指的是重阳节时赏菊的习俗,作者拿起一枝菊花欣赏,但同时也想到了古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思考。 第二句“灵均自著离骚日,元亮长歌归去时”提到了两位文学家灵均和元亮,他们都曾创作过《离骚》和《长歌行》等名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未晓只疑犹泫露,开门忽见满疏篱”描绘了早晨的景象,作者看到篱笆上挂着水珠,不知道是清晨露水还是雾气。开门后又看到院子里的篱笆长得十分疏松,给人一种空旷自然的感觉。 第四句“要呼四海平生友,来醉花前金屈卮”是作者向朋友发出邀约,希望能聚集所有的好友,一起在花前饮酒。金屈卮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于历史名人和友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折叠

作者介绍

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248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