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倚咏儿兼赠妇

出自宋朝张耒的《题外甥杨克一诗篇末
十年不复上天津,闲却西都几度春。
里巷梦中迷向背,山河句里见精神。
艺成斧凿真须弃,学富篇竟自不贫。
莫倚咏儿兼赠妇,须知渐与老为邻。
题外甥杨克一诗篇末拼音解读
shí nián shàng tiān jīn
xián què 西 dōu chūn
xiàng mèng zhōng xiàng bèi
shān jiàn jīng shén
chéng záo zhēn
xué piān jìng pín
yǒng ér jiān zèng
zhī jiàn lǎo wéi l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北京生活了十年后回忆天津的感觉和对自己学艺和学识的自我反思。 首句“十年不复上天津”,指作者已经离开天津十年之久,无法再次回到曾经的故土。第二句“闲却西都几度春”,则描述作者在北京生活期间所度过的春季时光。 接下来两句“里巷梦中迷向背,山河句里见精神”,描写了在梦中和阅读文章中作者怀念天津的景色和文化遗产,表现出对家乡和历史的眷恋之情。 然而,作者也意识到自己在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的道路上必须放弃一些东西,因此“艺成斧凿真须弃,学富篇竟自不贫”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需要舍弃旧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以求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 最后两句“莫倚咏儿兼赠妇,须知渐与老为邻”则是提醒读者不要浪费时间,要珍惜眼前人和事,因为时间流逝得很快,如今日已过去,明日何其远。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外甥杨克一诗篇末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北京生活了十年后回忆天津的感觉和对自己学艺和学识的自我反思。 首句“十年不复上天津”,指作者已经离开…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北京生活了十年后回忆天津的感觉和对自己学艺和学识的自我反思。 首句“十年不复上天津”,指作者已经离开天津十年之久,无法再次回到曾经的故土。第二句“闲却西都几度春”,则描述作者在北京生活期间所度过的春季时光。 接下来两句“里巷梦中迷向背,山河句里见精神”,描写了在梦中和阅读文章中作者怀念天津的景色和文化遗产,表现出对家乡和历史的眷恋之情。 然而,作者也意识到自己在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的道路上必须放弃一些东西,因此“艺成斧凿真须弃,学富篇竟自不贫”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需要舍弃旧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以求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 最后两句“莫倚咏儿兼赠妇,须知渐与老为邻”则是提醒读者不要浪费时间,要珍惜眼前人和事,因为时间流逝得很快,如今日已过去,明日何其远。折叠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耒「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秋怀十首》之一)。熙宁六年(1073)进士,授临淮主簿。元祐元年(1086),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寻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再贬监竟陵郡酒税。徽宗立,起为黄州通判,历知兖州、颍州、汝州。崇宁初,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166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