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如屈贾终不遇
出自宋朝张耒的《次韵苏公武昌西山》- 灵均不醉楚人醅,秋兰蘼芜堂下栽。
九江仙人弃家去,吴市不知身姓梅。
东坡先生送二子,一丘便欲藏崔嵬。
脱遗簪笏玩杖屦,招揖鱼鸟营池台。
西山寂寥旧风月,百年石樽埋古埃。
洗樽致酒招浪士,荒坟空余黄土堆。
但传言语古味在,一勺玄酒藏山罍。
邓公叹息为摩抚,重刻文字苍崖隈。
五年见尽江上客,两屐踏遍空山苔。
谢公富贵知不免,醉眼来为苍生开。
长虹一吐谁得掩,六翮故在何人摧。
横翔相与顾鸿雁,宝剑再合张与雷。
山猿涧鸟汝勿怨,天遣两公聊一来。
岂如屈贾终不遇,诗赋长遣后人哀。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山谷,一个独自品味酒和思考人生的文人。诗中提到了灵均、九江仙人、东坡先生、邓公和谢公等历史名人,并用他们的故事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历史的追思。 诗中的“灵均不醉楚人醅”意为灵均是一位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不会被俗世之物所牵扰。而“秋兰蘼芜堂下栽”则是在描述灵均的居所,该处环境清幽,被绿色植物所包围。 “九江仙人弃家去,吴市不知身姓梅”指的是九江仙人的传说,他在江南落魄后,化名姓梅,并在当地流浪,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 “东坡先生送二子,一丘便欲藏崔嵬”是关于苏轼送别儿子的故事,诗人想要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以示纪念。 “洗樽致酒招浪士,荒坟空余黄土堆”描述的是诗人在山谷里,独自饮酒闲谈。他以杯中物来邀请同志之士一起畅饮,在荒坟之地留下了黄土堆。 “长虹一吐谁得掩,六翮故在何人摧”是在表达作者的自豪心情,他认为自己的诗文能够留传后世,并像天上的虹和鸟羽一样永恒存在。 最后,全诗所表现的主题则是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历史的追念,寓意深远,值得品味。
- 背诵
-
次韵苏公武昌西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山谷,一个独自品味酒和思考人生的文人。诗中提到了灵均、九江仙人、东坡先生、邓公和谢公等历史名人,并…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山谷,一个独自品味酒和思考人生的文人。诗中提到了灵均、九江仙人、东坡先生、邓公和谢公等历史名人,并用他们的故事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历史的追思。 诗中的“灵均不醉楚人醅”意为灵均是一位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不会被俗世之物所牵扰。而“秋兰蘼芜堂下栽”则是在描述灵均的居所,该处环境清幽,被绿色植物所包围。 “九江仙人弃家去,吴市不知身姓梅”指的是九江仙人的传说,他在江南落魄后,化名姓梅,并在当地流浪,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 “东坡先生送二子,一丘便欲藏崔嵬”是关于苏轼送别儿子的故事,诗人想要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以示纪念。 “洗樽致酒招浪士,荒坟空余黄土堆”描述的是诗人在山谷里,独自饮酒闲谈。他以杯中物来邀请同志之士一起畅饮,在荒坟之地留下了黄土堆。 “长虹一吐谁得掩,六翮故在何人摧”是在表达作者的自豪心情,他认为自己的诗文能够留传后世,并像天上的虹和鸟羽一样永恒存在。 最后,全诗所表现的主题则是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历史的追念,寓意深远,值得品味。折叠 -
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耒「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秋怀十首》之一)。熙宁六年(1073)进士,授临淮主簿。元祐元年(1086),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寻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再贬监竟陵郡酒税。徽宗立,起为黄州通判,历知兖州、颍州、汝州。崇宁初,坐…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00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