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豪纵志凌云
出自宋朝张嵲的《遣兴二首》- 少年豪纵志凌云,著论将期拟过秦。
当日诗书徒用世,如今文字岂谋身。
乱离不用毛锥子,漂转聊同木偶人。
主父平生希鼎食,年来一饱尚艰辛。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背诵
-
遣兴二首注释
【木偶人】”。1.木刻的人像。《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諫,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木禺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曰:‘我生於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亦省作“木偶”。晋潘岳《吊孟尝君文》:“志挠於木偶,命悬於狐裘。”宋黄庭坚《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土偶与木偶,未用相贤愚。”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岗楼子上的哨兵,穿着军装,荷枪而立,象个木偶。”2.形容人无知觉或神情呆滞。《史记·田叔列传》:“今有詔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绣耳,将柰之何?”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洛阳染工见冤鬼》:“洛阳贤相坊染工人姓李……性刚戾,不信佛,若有僧持盂至门者,视僧如木偶人。”亦省作“木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二》:“盗十三人,皆吐舌呆立,痴若木偶。”【毛锥子】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弘肇又厉声言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虽有长枪大剑,若无毛锥子,赡军财富,自何而集?’”黄葆桢《醉后看弄乌古刀》诗:“安用毛锥子,何如屠狗豪?”…展开【木偶人】”。1.木刻的人像。《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諫,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木禺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曰:‘我生於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亦省作“木偶”。晋潘岳《吊孟尝君文》:“志挠於木偶,命悬於狐裘。”宋黄庭坚《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土偶与木偶,未用相贤愚。”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岗楼子上的哨兵,穿着军装,荷枪而立,象个木偶。”2.形容人无知觉或神情呆滞。《史记·田叔列传》:“今有詔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绣耳,将柰之何?”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洛阳染工见冤鬼》:“洛阳贤相坊染工人姓李……性刚戾,不信佛,若有僧持盂至门者,视僧如木偶人。”亦省作“木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二》:“盗十三人,皆吐舌呆立,痴若木偶。”【毛锥子】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弘肇又厉声言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虽有长枪大剑,若无毛锥子,赡军财富,自何而集?’”黄葆桢《醉后看弄乌古刀》诗:“安用毛锥子,何如屠狗豪?”折叠 -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99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