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来或操觚
出自宋朝张元干的《奉酬陈端中明府长韵》- 往在识公日,我与儿曹俱。
八龄初问字,双钩略摹朱。
知为太学生,夙仰君子儒。
契阔三十载,邂逅天一隅。
追数半鬼录,宰上空美楰。
所存复陆沉,隙中惊过驹。
长者类太丘,祖风如魏謩。
兵火已无屋,蓬蒿仍不锄。
善藏武城刀,息驾王乔凫。
功名有要路,矢石思捐躯。
常挥铁如意,欲碎玉唾壶。
书生无浪语,天骄今既诛。
下如鸱夷子,扁舟归五湖。
安用金谷园,坠楼烦绿珠。
相国起刀笔,将军拔屠沽。
但封寝丘地,莫料秦王须。
隐居九畹兰,活计千木奴。
客至径设醴,诗来或操觚。
游戏百家衣,剧谈王杂俎。
涉世虽历落,安命良支梧。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从小学习、崇尚儒家思想,到长大后在社会上历经风雨,最终隐居山林的一生。他曾是一名太学生,对先贤之道怀有敬仰之情,但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他也体验了世俗生活的残酷和无奈。他拥有不少刀剑,但并未将其用于暴力和谋杀,而是练就了一身武艺以自卫,并希望能通过功名入仕为国家做出贡献。他热爱文学艺术,常与各界人士交往,游戏百家、剧谈王杂,诗来操觚,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最终,他选择隐居九畹兰,过着简朴自然的生活。
- 背诵
-
奉酬陈端中明府长韵注释
【金谷园】指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石崇曾写《金谷诗序》记其事。唐韦应物《金谷园歌》:“石氏灭,金谷园中流水絶。”明王錂《寻亲记·告借》:“后来只因那緑珠呵,将金谷园变作榛荆。”参见“金谷”。2.曲牌名。见明汤显祖《紫箫记·边思》。典【鸱夷子】皮。唐李白《古风》之十八:“何如鴟夷子,散髮棹扁舟。”宋周密《齐东野语·范公石湖》:“岂鴟夷子成功於此,扁舟去之。”《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范蠡乃越国之上卿,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就中取事,破了吴国。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鴟夷子。”参见“鴟夷子皮”。【铁如意】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昭远手执铁如意,指挥军事,自比诸葛亮。”清吴伟业《过中峰礼苍公塔》诗之三:“空悬铁如意,落日讲堂开。”清无名氏《帝城花样·春姗传》:“诸名士方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参见“如意”。【君子儒】儒者。儒,为古代学者的通称。《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文中子·周公》:“或问宇文俭,子曰:‘君子儒也。’”唐刘禹锡《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惟太保府君志为君子儒,以明经居上第。”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老相公,飞卿他是君子儒,有何罪将他吊起来。”【太学生】在太学里就读的学生。参见“太学”。漢…展开【金谷园】指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石崇曾写《金谷诗序》记其事。唐韦应物《金谷园歌》:“石氏灭,金谷园中流水絶。”明王錂《寻亲记·告借》:“后来只因那緑珠呵,将金谷园变作榛荆。”参见“金谷”。2.曲牌名。见明汤显祖《紫箫记·边思》。典【鸱夷子】皮。唐李白《古风》之十八:“何如鴟夷子,散髮棹扁舟。”宋周密《齐东野语·范公石湖》:“岂鴟夷子成功於此,扁舟去之。”《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范蠡乃越国之上卿,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就中取事,破了吴国。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鴟夷子。”参见“鴟夷子皮”。【铁如意】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昭远手执铁如意,指挥军事,自比诸葛亮。”清吴伟业《过中峰礼苍公塔》诗之三:“空悬铁如意,落日讲堂开。”清无名氏《帝城花样·春姗传》:“诸名士方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参见“如意”。【君子儒】儒者。儒,为古代学者的通称。《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文中子·周公》:“或问宇文俭,子曰:‘君子儒也。’”唐刘禹锡《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惟太保府君志为君子儒,以明经居上第。”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老相公,飞卿他是君子儒,有何罪将他吊起来。”【太学生】在太学里就读的学生。参见“太学”。漢折叠奉酬陈端中明府长韵诗意赏析
-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98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