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上竹车去

出自宋朝赵文的《哭张文翁同舍
岂意渴相如,俄为化子舆。
平生一杯酒,活计百篇书。
同舍遂欲尽,吾生不愿馀。
如今念夫子,痛饮未全疏。
扶上竹车去,知无再见期。
谁能逃数定,不必恨归迟。
白发扶棺母,青年上学儿。
乱来朋友少,洒血一题诗。
哭张文翁同舍拼音解读
xiàng
é wéi huà
píng shēng bēi jiǔ
huó bǎi piān shū
tóng shě suí jìn
shēng yuàn
jīn niàn
tòng yǐn wèi quán shū
shàng zhú chē
zhī zài jiàn
shuí néng táo shù dìng
hèn guī chí
bái guān
qīng nián shàng xué ér
luàn lái péng yǒu shǎo
xuè s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赴杭州通判张籍见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的反思。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像相如一样渴望成功,但却成了一个“化子舆”,表示自己虽然有志向,但命运却不尽如意。其次,诗人用“平生一杯酒,活计百篇书”来形容自己的一生,表达了他勤奋好学、喜好酒的性格特点。之后,诗人表示自己与同舍一起欲尽,生命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剩余。接着,诗人回忆夫子(指孔子),感慨自己未能跟随夫子求学,心中依然留恋。最后,诗人表述了人生必然要面对死亡,无法逃避,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母爱和青年教育的关注。整个诗篇意蕴深刻,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哭张文翁同舍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赴杭州通判张籍见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的反思。…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赴杭州通判张籍见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的反思。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像相如一样渴望成功,但却成了一个“化子舆”,表示自己虽然有志向,但命运却不尽如意。其次,诗人用“平生一杯酒,活计百篇书”来形容自己的一生,表达了他勤奋好学、喜好酒的性格特点。之后,诗人表示自己与同舍一起欲尽,生命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剩余。接着,诗人回忆夫子(指孔子),感慨自己未能跟随夫子求学,心中依然留恋。最后,诗人表述了人生必然要面对死亡,无法逃避,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母爱和青年教育的关注。整个诗篇意蕴深刻,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折叠

作者介绍

赵文 赵文   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94968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