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毫空复情
出自唐朝李适的《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 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法筵会早秋,驾言访禅扃。
尝闻大仙教,清净宗无生。七物匪吾宝,万行先求成。
名相既双寂,繁华奚所荣。金风扇微凉,远烟凝翠晶。
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境幽真虑恬,道胜外物轻。
意适本非说,含毫空复情。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句描述的是一位佛教高僧前往拜访某位大仙,穿过一座城镇和一条复杂的山路,最终抵达了目的地。在那里,他参加了一个秋天的法会,讲述了清净宗无生的教义,并倡导七个物品不是道教的真正财富,万行是成就佛法的先决条件。 尽管名利繁华没有任何意义,但金风吹拂、烟雾弥漫的景象却让人心旷神怡。在一个静谧的松树院子里,竹房中传来悠扬的磬声,这里非常幽静,没有外界的嘈杂打扰。这个环境让人感到平静、安详,道胜于物轻。 这首诗词表达出了佛教中的一些思想,例如追求内在的平静和人生的真正价值。诗句中也描绘了一个美丽、宁静的场景,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放松和平静的感觉。
- 背诵
-
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描述的是一位佛教高僧前往拜访某位大仙,穿过一座城镇和一条复杂的山路,最终抵达了目的地。在那里,他参加了一个秋天的…展开这首诗句描述的是一位佛教高僧前往拜访某位大仙,穿过一座城镇和一条复杂的山路,最终抵达了目的地。在那里,他参加了一个秋天的法会,讲述了清净宗无生的教义,并倡导七个物品不是道教的真正财富,万行是成就佛法的先决条件。 尽管名利繁华没有任何意义,但金风吹拂、烟雾弥漫的景象却让人心旷神怡。在一个静谧的松树院子里,竹房中传来悠扬的磬声,这里非常幽静,没有外界的嘈杂打扰。这个环境让人感到平静、安详,道胜于物轻。 这首诗词表达出了佛教中的一些思想,例如追求内在的平静和人生的真正价值。诗句中也描绘了一个美丽、宁静的场景,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放松和平静的感觉。折叠 -
李适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朝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在位二十六年(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后任用卢杞等,政局转坏。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享寿六十四岁。谥号神武孝文…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9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