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无石砌登无阁
出自宋朝宗泽的《题独乐园》- 范公之乐后天下,维师温公乃独乐。
二老致意出处间,殊涂同归两不恶。
鄙夫杖藜访公隐,步无石砌登无阁。
堂卑不受有美夺,地僻宁遭景华拓。
始知前辈稽古力,晏子萧何非妄作。
细读隶碑增慷慨,端正似之甘再拜。
种药作畦医国手,浇花成林膏泽大。
见山台上飞嵩高,高山仰止如公在。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拜访范仲淹之后,又到温庭筠处学习的情景。虽然两位老师的境遇迥异,但他们的道德风范却是一样的高尚。作者虽然是个平凡之人,但是仍然希望能够得到前辈的指点,并且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医治国家、造福百姓的实践中。 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前辈的敬重和感激,也赞美了两位老师所代表的高尚品德。通过学习和实践,作者期望自己也能够获得与前辈相当的智慧和贡献,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 背诵
-
题独乐园注释
【高山仰止】《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用以谓崇敬仰慕。《隋书·高祖纪下》:“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姪,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唐张说《祭殷仲堪羊叔子文》:“凡百君子,高山仰止,馨香以时,敬恭明祀。”《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一条曲折的山径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推得更高的造型端庄的红色纪念馆,使人有‘高山仰止’之感。”典【殊涂同归】《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於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在朝者陈力以秉庶事,山林者修德以厉贪浊,殊涂同归,俱人臣也。”亦作“殊途同归”。清钱谦益《袁祈年字田祖说》:“古之人所以驰骋於文章,枝分流别,殊途而同归者,亦曰:各本其祖而已矣。”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这三种人殊途同归,终将以日益增大的威力与速度,达到预期的结果。”汉…展开【高山仰止】《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用以谓崇敬仰慕。《隋书·高祖纪下》:“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姪,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唐张说《祭殷仲堪羊叔子文》:“凡百君子,高山仰止,馨香以时,敬恭明祀。”《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一条曲折的山径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推得更高的造型端庄的红色纪念馆,使人有‘高山仰止’之感。”典【殊涂同归】《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於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在朝者陈力以秉庶事,山林者修德以厉贪浊,殊涂同归,俱人臣也。”亦作“殊途同归”。清钱谦益《袁祈年字田祖说》:“古之人所以驰骋於文章,枝分流别,殊途而同归者,亦曰:各本其祖而已矣。”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这三种人殊途同归,终将以日益增大的威力与速度,达到预期的结果。”汉折叠题独乐园诗意赏析
-
宗泽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90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