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红裾拂碧纱
出自宋朝艾性夫的《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 雪影萧萧带晚霞,胭脂灼灼傍铅华。
孤山夜合连枝来,一树春分二色花。
牛继马来几换骨,鹤乘鸾去忽通家。
向来逋老题诗处,曾有红裾拂碧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春日的夜晚,雪之余晚霞依旧残留,花朵也呈现出两种色彩。诗人通过描绘孤山上的树木互相依托,形成一片美丽的景象。牛和马换骨,鹤和鸾飞离,让人感觉到万物生命的转换和变迁。 在诗的最后几句中,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在这里写下过诗,而红裙子拂碧纱的女子也曾经出现过。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生命的循环和变化以及时间的流逝。
- 背诵
-
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诗意赏析
-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90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