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见说青如染

出自宋朝楼钥的《题董亨道八景图
钱塘怒涛天下无,谁将尺纸为新图。
贺家湖上如镜净,屡向烟波逢钓徒。
彩虹横卧吴淞上,洞庭一螺浮具区。
亦曾泛舟彭蠡湖,插立千剑名大孤。
庐山高哉不得到,历历五老联香炉。
上钟下钟夹湖口,半江清濁泾渭如。
多景雄据金焦间,夕阳微照海门山。
其余知名不知处,赤壁但歌前后赋。
江汉至鄂始合流,黄鹤楼前鹦鹉洲。
潇湘见说青如染,道林岳麓横清秋。
我欲远游嗟暮齿,蝶梦翩翩漫千里。
但欲绝江寻越山,归老故山吾已矣。
题董亨道八景图拼音解读
qián táng tāo tiān xià
shuí jiāng chǐ zhǐ wéi xīn
jiā shàng jìng jìng
xiàng yān féng diào
cǎi hóng héng sōng shàng
dòng tíng luó
céng fàn zhōu péng
chā qiān jiàn míng
shān gāo zāi dào
lǎo lián xiāng
shàng zhōng xià zhōng jiá kǒu
bàn jiāng qīng zhuó jīng wèi
duō jǐng xióng jīn jiāo jiān
yáng wēi zhào hǎi mén shān
zhī míng zhī chù
chì dàn qián hòu
jiāng hàn zhì è shǐ liú
huáng lóu qián yīng zhōu
xiāo xiāng jiàn shuō qīng rǎn
dào lín yuè héng qīng qiū
yuǎn yóu jiē chǐ 齿
dié mèng piān piān màn qiān
dàn jué jiāng xún yuè shān
guī lǎo sh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游历江南水乡的经历和感悟。钱塘江波涛汹涌,无人能够用尺子勾勒出其壮美;贺家湖清澈如镜,但往往在烟波中垂钓却一无所获;彩虹横卧吴淞江上,洞庭湖的景色也令人神往;作者曾经泛舟彭蠡湖、插立在名为大孤山的地方,但未能到达庐山,只能远远看到五老联香炉的山头。诗中还提到了钟山及金焦间的景色,夕阳微照海门山等美景。最后,作者表示虽然自己已经步入暮年,但仍有想要远游的欲望,如果不能去越山的话,也只能回老家了。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董亨道八景图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解放后建长江大桥时已拆除,楼前塔已迁至附近的高观山。1985年在今址(蛇山西端高观山西坡)重建落成。古今诗人题咏者甚众,以唐崔颢、李白之作最著名。《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磯为楼,名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宋陆游《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禕飞升於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絶景。”【鹦鹉洲】省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长子射在此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鹦鹉赋》,故名。后衡为黄祖所杀,葬此。自汉以后,由于江水冲刷,屡被浸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以前故地。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歷歷汉阳树,芳草萋萋鸚鵡洲。”元白贲《鹦鹉曲》:“儂家鸚鵡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你看城枕著江水滔滔,鸚鵡洲阔,黄鹤楼高。”参阅宋陆游《入蜀记》。…展开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解放后建长江大桥时已拆除,楼前塔已迁至附近的高观山。1985年在今址(蛇山西端高观山西坡)重建落成。古今诗人题咏者甚众,以唐崔颢、李白之作最著名。《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磯为楼,名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宋陆游《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禕飞升於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絶景。”【鹦鹉洲】省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长子射在此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鹦鹉赋》,故名。后衡为黄祖所杀,葬此。自汉以后,由于江水冲刷,屡被浸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以前故地。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歷歷汉阳树,芳草萋萋鸚鵡洲。”元白贲《鹦鹉曲》:“儂家鸚鵡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你看城枕著江水滔滔,鸚鵡洲阔,黄鹤楼高。”参阅宋陆游《入蜀记》。折叠

题董亨道八景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游历江南水乡的经历和感悟。钱塘江波涛汹涌,无人能够用尺子勾勒出其壮美;贺家湖清澈如镜,但往往在烟波中垂钓…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游历江南水乡的经历和感悟。钱塘江波涛汹涌,无人能够用尺子勾勒出其壮美;贺家湖清澈如镜,但往往在烟波中垂钓却一无所获;彩虹横卧吴淞江上,洞庭湖的景色也令人神往;作者曾经泛舟彭蠡湖、插立在名为大孤山的地方,但未能到达庐山,只能远远看到五老联香炉的山头。诗中还提到了钟山及金焦间的景色,夕阳微照海门山等美景。最后,作者表示虽然自己已经步入暮年,但仍有想要远游的欲望,如果不能去越山的话,也只能回老家了。折叠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89986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