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桡眺迥陆
出自宋朝刘子翚的《建康六感·吴》- 龙翔大耳儿,虎视捉刀人。
风云竞追逐,逸轨谁能遵。
大皇负英材,沈潜欻求伸。
一呼定南国,再战威强邻。
抗魏既摇岳,攘刘亦披鳞。
组练绕平隰,艨艟蔽通当。
伟哉人物盛,成功岂无因。
代祀已飘忽,风流久弥新。
停桡眺迥陆,裂蔓登层堙。
卧龙昔来游,万古怀清尘。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英勇无畏的将领,他驾着一条巨龙,在风云际会的战场上与敌人激战。他是大皇帝的得力干将,凭借出色的才华和坚毅的意志,率领军队打败了南方的敌人,并在再战中展现出威武的气概。他不仅能够抵御外敌,也能够应对内忧,组织练兵并且战术高超。他的成就不可磨灭,名字会永远传扬。最后,他选择离开政治舞台,但他的传奇事迹会永载史册。整个诗歌流畅优美,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将领的英雄气概和历史的厚重感。
- 背诵
-
建康六感·吴注释
【大耳儿】备耳大,能自顾见之,故称。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后汉书·吕布传》:“﹝曹操﹞乃命缓布缚。刘备曰:‘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操頷之。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明陈刚中《白门》诗:“布死城南未足悲,老瞒可是算无遗,不知别有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儿。”亦称“大耳翁”。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公曰:‘大耳翁未之觉也。’”【捉刀人】操。引申指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宋刘子翚《建康六感·吴》诗:“龙翔大耳儿,虎视捉刀人。”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甚至三寸弓鞋,不屑自製,亦倩老嫗贫女为捉刀人者,亦何借巧藏拙,而失造物生人之初意哉!”胡适《<西游记>考证》六:“凡一时金石碑版嘏祝赠送之词,多出其手。荐绅台阁诸公皆倩为捉刀人。”参见“捉刀”。2.指侍从卫士。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石从他处逃出,遇总兵张维忠闻变驰救,见石仓惶,张命以捉刀人氊笠覆其首,列之道前,竟为识者缚去。”…展开【大耳儿】备耳大,能自顾见之,故称。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后汉书·吕布传》:“﹝曹操﹞乃命缓布缚。刘备曰:‘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操頷之。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明陈刚中《白门》诗:“布死城南未足悲,老瞒可是算无遗,不知别有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儿。”亦称“大耳翁”。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公曰:‘大耳翁未之觉也。’”【捉刀人】操。引申指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宋刘子翚《建康六感·吴》诗:“龙翔大耳儿,虎视捉刀人。”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甚至三寸弓鞋,不屑自製,亦倩老嫗贫女为捉刀人者,亦何借巧藏拙,而失造物生人之初意哉!”胡适《<西游记>考证》六:“凡一时金石碑版嘏祝赠送之词,多出其手。荐绅台阁诸公皆倩为捉刀人。”参见“捉刀”。2.指侍从卫士。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石从他处逃出,遇总兵张维忠闻变驰救,见石仓惶,张命以捉刀人氊笠覆其首,列之道前,竟为识者缚去。”折叠建康六感·吴诗意赏析
-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朝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89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