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华扁费寻思

出自宋朝刘克庄的《题赵别驾委斋
乍看华扁费寻思,徐叩微言极坦夷。
无可奈何安命者,吾非恶此欲逃之。
万羊赋禄渠前定,二鸟蒙恩彼一时。
总被委斋参透了,不求符竹止求祠。
题赵别驾委斋拼音解读
zhà kàn huá biǎn fèi xún
kòu wēi yán tǎn
nài ān mìng zhě
fēi è táo zhī
wàn yáng qián dìng
èr niǎo méng ēn shí
zǒng bèi wěi zhāi cān tòu le
qiú zhú zhǐ qi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接受,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追求精神寄托的态度。 首句“乍看华扁费寻思”,指的是作者在读书学习时面对繁琐难懂的文字感到费解。但是接下来的“徐叩微言极坦夷”表明他通过不断地思考和请教,最终领会了微小而朴实的道理。 第二句“无可奈何安命者,吾非恶此欲逃之”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现实的无奈和对于命运的接受,即使他并不喜欢现状,也无法逃避。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差异较大的万户赋禄和贵族子弟受宠的情况,但“总被委斋参透了,不求符竹止求祠”说明作者并不追逐权势和物质,而是更关注内心的精神寄托,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平静与安宁。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赵别驾委斋注释

【无可奈何】亦作“无可柰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大哭,极哀。既已,无可柰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柰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夫智不足以知贤,无可奈何矣。”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杂乱间厕,无可奈何。”金元好问《赵州学记》:“庙学之存亡,亦付之无可柰何而已。”巴金《探索集·怀念烈文》:“或者是烈文,或者是另一个朋友无可奈何地说一声:‘走吧!’”…展开
【无可奈何】亦作“无可柰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大哭,极哀。既已,无可柰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柰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夫智不足以知贤,无可奈何矣。”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杂乱间厕,无可奈何。”金元好问《赵州学记》:“庙学之存亡,亦付之无可柰何而已。”巴金《探索集·怀念烈文》:“或者是烈文,或者是另一个朋友无可奈何地说一声:‘走吧!’”折叠

题赵别驾委斋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接受,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追求精神寄托的态度。 首句“乍看华扁费寻思”,…展开
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接受,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追求精神寄托的态度。 首句“乍看华扁费寻思”,指的是作者在读书学习时面对繁琐难懂的文字感到费解。但是接下来的“徐叩微言极坦夷”表明他通过不断地思考和请教,最终领会了微小而朴实的道理。 第二句“无可奈何安命者,吾非恶此欲逃之”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现实的无奈和对于命运的接受,即使他并不喜欢现状,也无法逃避。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差异较大的万户赋禄和贵族子弟受宠的情况,但“总被委斋参透了,不求符竹止求祠”说明作者并不追逐权势和物质,而是更关注内心的精神寄托,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平静与安宁。折叠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郊恩补将仕郎,次年调靖安主簿。先后为江淮制置使李珏、广西经略安抚使胡槻辟置幕府。宝庆元年(1225)知建阳县。以言官笺克庄《落梅诗》,激怒史弥远,卷入江湖诗案,经郑清之力辩得释。端平初,真德秀帅闽,辟为帅司参议官。次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嘉熙间,历知袁州、广东提举,升转…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8583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