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后学者
出自宋朝林同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康成》- 播殖为亲养,家贫至假田。
焉知后学者,尽唤作儒先。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句诗出自唐代孟郊的《登科后》。 含义是说,有些人出身贫寒,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劳作。但是,他们勤劳肯干,通过种植繁殖、养殖等方式积攒了一些财富。后来,他们把一部分财富花费在培养子女的教育上,使他们成为有才学和德行的人,这些儿女成材后,就被称为“儒先”,成为社会上的著名学者和贤士。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遍的重视教育、注重培养后代的风气,也表达了孟郊对于“儒先”们的赞美和敬仰。
- 背诵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郑康成诗意赏析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84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