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泪洒儿女别
出自宋朝林景熙的《读文山集》- 黑风夜撼天柱折,万里飞尘九溟竭。
谁欲扶之两腕绝,英泪浪浪满襟血。
龙庭戈鋋烂如雪,孤臣生死早已决。
纲常万古悬日月,百年身世轻一发。
苦寒尚握苏武节,垂尽犹存杲卿舌。
膝不可下头可截,白日不照吾忠切。
哀鸿上诉天欲裂,一编千载虹光发。
书生倚剑歌激烈,万壑松声助幽咽。
世间泪洒儿女别,大丈夫心一寸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悲壮的战争,黑风夜夜吹袭天柱,万里飞沙九州干涸。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个英勇的将领宁愿自己死去,也不肯投降叛变,他的泪水和鲜血混合在一起。龙庭上的战士们像雪花般坠落,孤独的将领早已做好了生死抉择。这一刻感人至深,伟大的纲常历经万代,却不能轻视百年间个体的选择。即使在苦寒峥嵘之中,依然能够挥舞苏武节,即使面对膝下不能屈,头顶可斩的境况,依然不能动摇忠诚之心。夜空中哀怨的鸿雁向天上祈求,虹光闪耀是千年前的记载,而此时书生手持长剑高声唱响,山林间回荡着幽远悲咽的松声。这场战争让世间充满了离别,但是,真正伟大的大丈夫会铸造出一寸坚固的铁心。
- 背诵
-
读文山集注释
【苏武节】使匈奴时所持的符节。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单于留不遣,欲其降,武坚贞不屈,持汉节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宋文天祥《正气歌》:“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郁达夫《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苏武节,朝廷宴赐侍中貂。”【大丈夫】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尔辈杀吾未晚,大丈夫视死若归,无名而死,然亦可惜。”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为一个女人来苦恼自己。”漢…展开【苏武节】使匈奴时所持的符节。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单于留不遣,欲其降,武坚贞不屈,持汉节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宋文天祥《正气歌》:“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郁达夫《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苏武节,朝廷宴赐侍中貂。”【大丈夫】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尔辈杀吾未晚,大丈夫视死若归,无名而死,然亦可惜。”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为一个女人来苦恼自己。”漢折叠读文山集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悲壮的战争,黑风夜夜吹袭天柱,万里飞沙九州干涸。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个英勇的将领宁愿自己死去,也不肯投降…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悲壮的战争,黑风夜夜吹袭天柱,万里飞沙九州干涸。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个英勇的将领宁愿自己死去,也不肯投降叛变,他的泪水和鲜血混合在一起。龙庭上的战士们像雪花般坠落,孤独的将领早已做好了生死抉择。这一刻感人至深,伟大的纲常历经万代,却不能轻视百年间个体的选择。即使在苦寒峥嵘之中,依然能够挥舞苏武节,即使面对膝下不能屈,头顶可斩的境况,依然不能动摇忠诚之心。夜空中哀怨的鸿雁向天上祈求,虹光闪耀是千年前的记载,而此时书生手持长剑高声唱响,山林间回荡着幽远悲咽的松声。这场战争让世间充满了离别,但是,真正伟大的大丈夫会铸造出一寸坚固的铁心。折叠 -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83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