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全岂发肤

出自宋朝林景熙的《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身成仁者也并为发之
葵榴入眼明,得酒慰衰齿。
胡为浪自悲,怀古泪纷季。
湘江沈忠臣,越江沈孝子。
沈骨不沈名,清风两江水。
或云非正命,是昧舍生理。
归全岂发肤,所惧本心毁。
哭父天为惊,忧君国将燬。
於焉偷吾生,何以立戴履。
修短在百年,芳秽垂千纪。
之人死犹生,滔滔真死矣。
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身成仁者也并为发之拼音解读
kuí liú yǎn míng
jiǔ wèi shuāi chǐ 齿
wéi làng bēi
huái 怀 lèi fēn
xiāng jiāng shěn zhōng chén
yuè jiāng shěn xiào
shěn shěn míng
qīng fēng liǎng jiāng shuǐ
huò yún fēi zhèng mìng
shì mèi shě shēng
guī quán
suǒ běn xīn huǐ
tiān wéi jīng
yōu jūn guó jiāng huǐ
yān tōu shēng
dài
xiū duǎn zài bǎi nián
fāng huì chuí qiān
zhī rén yóu shēng
tāo tāo zhē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名人的敬仰。第一句提到葵花和石榴,借以比喻美好的事物,得到一杯酒来滋润自己的老龄之身。接下来,诗人感慨自己为什么要沉浸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反而应该像忠臣沈万三、孝子沈炼那样,将自己的力量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沈万三和沈炼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和孝子,他们各自为了国家和父母公义而死,而且死后虽然名字沉寂了,但他们的精神和品德却永远流传。最后一句话“之人死犹生,滔滔真死矣”通过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真正价值和意义的认知。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身成仁者也并为发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名人的敬仰。第一句提到葵花和石榴,借以比喻美好的事物,得到一杯酒来滋润自己…展开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名人的敬仰。第一句提到葵花和石榴,借以比喻美好的事物,得到一杯酒来滋润自己的老龄之身。接下来,诗人感慨自己为什么要沉浸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反而应该像忠臣沈万三、孝子沈炼那样,将自己的力量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沈万三和沈炼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和孝子,他们各自为了国家和父母公义而死,而且死后虽然名字沉寂了,但他们的精神和品德却永远流传。最后一句话“之人死犹生,滔滔真死矣”通过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真正价值和意义的认知。折叠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8375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