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同南去
出自唐朝司空曙的《贼平后送人北归》-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背诵
-
贼平后送人北归译文
-
贼平后送人北归赏析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的作品。战乱刚平,诗人送友人北归。诗人回忆安史之乱爆发时他与友人一起逃往南方,战乱平定后友人一人北归。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大家都在辗转他乡的过程中头生白发,战后故乡当残破不堪,也只有青山依旧了。诗的后半部分想像友人一路上早行晚停,回归故里,见到的只能是寒禽衰草。诗人写出了惜别友人之情,并曲折地表达了故国残破的悲痛。 诗意描绘: 1)安史逆贼造反,我们一起向南逃难。战乱平息,你独自一人要返回家园。我们漂泊异乡,头上的白发,露出我们的衰老;回到故里,你该看望旧日的青山。你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的,一定是片片断壁残垒。晚上,繁星满天时,就住进战时的险关。畜禽星散,衰草连天,一路都是残败的景象,陪伴你的,只有憔悴的愁颜。 2)同避兵戈辞故园,战乱平息君欲归。家园青山应依旧,他乡白发染黛眉。归途遥远,战火熄处山河碎;前景茫然,星月途闻饥声悲。愁颜难转,触目狼迹畜禽冷,故土憔悴,风曳枯枝衰草飞。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风简述: 家园破碎,送友北归。在别情难舍的前提下,着重以想象的形式描述了战后家乡的凄凉景象。以此鞭挞当时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和不幸。笔调低沉,悲怆。意境凄惋,苍凉。 诗情画意: 故国山河还在,物是人非心疼。狼心贪暴枉留名,重蹈覆辙人争勇,一代一代刀枪横。可怜江山如斯,血泪洗不净。谁清醒?平安洪福生。 旧作纸签不存,天高地远身老。浮生飘蓬徒转恨,新酿浊酒客临门,一盏一盏涕泪淋。唯叹家园衰矣,银发剩几根!君归去,珍重故园心。 诗风简述: 家园破碎,送友北归。在别情难舍的前提下,着重以想象的形式描述了战后家乡的凄凉景象。以此鞭挞当时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和不幸。笔调低沉,悲怆。意境凄惋,苍凉。 诗情画意: 故国山河还在,物是人非心疼。狼心贪暴枉留名,重蹈覆辙人争勇,一代一代刀枪横。可怜江山如斯,血泪洗不净。谁清醒?平安洪福生。 旧作纸签不存,天高地远身老。浮生飘蓬徒转恨,新酿浊酒客临门,一盏一盏涕泪淋。唯叹家园衰矣,银发剩几根!君归去,珍重故园心。…展开安史之乱持续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的作品。战乱刚平,诗人送友人北归。诗人回忆安史之乱爆发时他与友人一起逃往南方,战乱平定后友人一人北归。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大家都在辗转他乡的过程中头生白发,战后故乡当残破不堪,也只有青山依旧了。诗的后半部分想像友人一路上早行晚停,回归故里,见到的只能是寒禽衰草。诗人写出了惜别友人之情,并曲折地表达了故国残破的悲痛。 诗意描绘: 1)安史逆贼造反,我们一起向南逃难。战乱平息,你独自一人要返回家园。我们漂泊异乡,头上的白发,露出我们的衰老;回到故里,你该看望旧日的青山。你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的,一定是片片断壁残垒。晚上,繁星满天时,就住进战时的险关。畜禽星散,衰草连天,一路都是残败的景象,陪伴你的,只有憔悴的愁颜。 2)同避兵戈辞故园,战乱平息君欲归。家园青山应依旧,他乡白发染黛眉。归途遥远,战火熄处山河碎;前景茫然,星月途闻饥声悲。愁颜难转,触目狼迹畜禽冷,故土憔悴,风曳枯枝衰草飞。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风简述: 家园破碎,送友北归。在别情难舍的前提下,着重以想象的形式描述了战后家乡的凄凉景象。以此鞭挞当时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和不幸。笔调低沉,悲怆。意境凄惋,苍凉。 诗情画意: 故国山河还在,物是人非心疼。狼心贪暴枉留名,重蹈覆辙人争勇,一代一代刀枪横。可怜江山如斯,血泪洗不净。谁清醒?平安洪福生。 旧作纸签不存,天高地远身老。浮生飘蓬徒转恨,新酿浊酒客临门,一盏一盏涕泪淋。唯叹家园衰矣,银发剩几根!君归去,珍重故园心。 诗风简述: 家园破碎,送友北归。在别情难舍的前提下,着重以想象的形式描述了战后家乡的凄凉景象。以此鞭挞当时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和不幸。笔调低沉,悲怆。意境凄惋,苍凉。 诗情画意: 故国山河还在,物是人非心疼。狼心贪暴枉留名,重蹈覆辙人争勇,一代一代刀枪横。可怜江山如斯,血泪洗不净。谁清醒?平安洪福生。 旧作纸签不存,天高地远身老。浮生飘蓬徒转恨,新酿浊酒客临门,一盏一盏涕泪淋。唯叹家园衰矣,银发剩几根!君归去,珍重故园心。折叠贼平后送人北归注释
-
司空曙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朝诗人。约唐朝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曙诗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786825.html